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直接对抗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的强制执行,严重危害司法公信和社会诚信,严重侵害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应予严厉惩处。2024年11月18日,“两高”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进一步列举了十项“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
专家导读 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构成犯罪,因为我国《刑法》当中313条明确的规定呢,有拒不执行判决和裁定罪,如果构成这个犯罪行为的话,那么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是罚金。前提必须是不履行义务。 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构成犯罪? 一、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构成犯罪? 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构成犯罪,拒执罪全称...
一、自2025年1月起至2026年12月止,中共连云港市委政法委员会、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连云港市人民检察院、连云港市公安局将联合开展为期两年的专项行动,严厉惩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行为。二、凡在本市法院立案执行但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应当在本通告发出之日起15日内主动向人民...
本报北京11月18日电 (记者魏哲哲)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8日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依法惩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切实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司法解释规定,被执行人、协助执行义务人、担保人等负有执行义务的人,对人民法院的判决...
两高发文严打拒不执行犯罪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
《解释》明确判决、裁定生效前隐藏、转移财产的,可以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案外人帮助隐藏、转移财产,可以共同犯罪追究刑事责任。《解释》明确从重、从轻情节。关于从重情节,《解释》规定,拒不执行支付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判决、裁定,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关于...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立案标准包括多种情形,如拒不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票证或者拒不迁出房屋、退出土地,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依法查封、扣押或者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不能执行的;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或者抗拒执行,导致执行工作无法依法...
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行为入刑问题的指引,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以下是对该问题的详细解答:法规 一、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认定 定义与构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新吴法院将某机械电子公司、张某涉嫌犯拒执罪的线索移送至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检察院提起公诉后,新吴法院审理认为,某机械电子公司、张某的行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且系单位犯罪,判处某机械电子公司罚金人民币十万元;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九个月。【典型意义】本案中,被执行单位和被执行人在明知有案件未履行完毕...
拒不执行裁定罪属于刑事类型的犯罪,拒不执行罪属于法院管辖,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犯罪线索,一般由法院移送到公安机关。法院在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如果被执行人有暴力抗拒执行,情节严重的,法院向公安机关报案,然后由公安机关进行立案侦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