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是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对闻一多的高度评价。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于1946年7月11日晚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杀害。闻一多在悼念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
1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唐朝的韩愈写过《伯夷颂》,颂的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
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高度评价了几位有骨气的中国人,指出:“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闻一多刚正不阿,视死如归的故事,生动而深刻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硬骨头精神。闻一多,湖北浠水县人,1899年11月24日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14岁考入北京清华...
闻一多原来反对鲁迅崇拜蒋介石,如何成了拍案而起的民主战士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是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对闻一多的高度评价。 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于1946年7月11日晚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杀害。闻一多在悼念大会上发表...
根据前文“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的闻一多;俯首甘为孺子牛,沥尽心血为民族呐喊的鲁迅;博学睿智、鞠躬尽瘁的邓稼先:他们的精神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可知这里要补写“在壮阔险要的燕山峰峦,替父从军的木兰;夜泊秦淮河边,感叹家国兴亡的杜牧;被贬密州,仍要杀敌报国的苏轼”的总结句,故可以从“品性”“...
闻一多先生发表这次演讲后3小时,他在昆明西仓坡住所门外被国民党特务枪杀。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对闻一多先生给予高度评价:“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闻一多...
歌曲《孤勇者》歌词写道:“谁说泥污满身的不算英雄……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谁说对弈平凡的不算英雄”。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是英雄?是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反动派手枪的大无畏革命者闻一多先生;还是当“我”看不成戏,“急得要哭”时,马上能想出“好主意”的心细如发、聪明伶俐的...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闻一多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具有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篇文章的原标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经作者臧克家先生同意,改成这个标题。现标题与原标题没有本质不同。问题是,说话和行动,人人都有,天天都有,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