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贝日记》读后感 篇1 夜晚里想起他,还不想睡,等待他来到我思想的梦里。我并不害怕想起了解他的那个夜晚,反而是记忆犹新,让我不断的回想。想什么?想,他一个德国人,远渡重洋,来贫困的中国工作近半生?想,他为什么把自己的子女留在中国,在这里落脚扎根?想,他为什么不回到祖国的身边,难道他不思念自己的祖国吗...
拉贝日记观后感 1 继电影《南京,南京》之后的又一部经典感人大作《拉贝日 记》,一部从德国人的角度描述南京大屠杀的影片。《拉贝日记》 取材来自拉贝撰写的战时日记《拉贝日记》,通过这个“中国版辛 德勒”的传奇故事,记忆的南京那段惊心动魄的惨痛记忆。 拉贝是一个德国人,任职德国西门子公司南京分公司的负责 人。
《拉贝日记》读后感800字 《拉贝日记》是当年在南京的一名德国友人亲身目击南京大屠杀所作的真实记录。 1882年,约翰·拉贝在欧洲十字路口的明灯——德国汉堡诞生。拉贝先生始终坚持“把世界还给人,把人归还自己”这一人道主义的精髓,像一弯持久不落的新月,沐浴,净化着无数的魂魄。1937年日军向南京进攻前夕,约翰·拉...
白话文的我细心为您带来了《拉贝日记》读后感优秀9篇,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2021《拉贝日记》阅读体会 篇一 刚看好《拉贝日记》,我觉得特别有必要释放下自己的心情。 作为和平年月诞生的我,对1937年12月冬在数周内南京城里发生的那些事并不是了解的很清晰,信息主要来源于一些历史课本和媒体资料。《拉贝日记》给...
😔阅读《拉贝日记》的过程中,我多次停下,面对书中描述的日本人的残暴行为,我感到窒息。1937年12月至1938年,南京的惨状无法想象,那里的百姓一定生活在绝望与恐惧之中。😔在南京沦陷前,许多外国人有机会离开,但拉贝先生和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其他成员选择了留下。他们在那个地狱中为难民提供了一个避难所,冒着...
我相信,这也就是《拉贝日记》的主题。 最后再次向拉贝先生以及那些真实出现的历史人物:约翰逊大夫,卡普蕾女士和其他安全区的工作人员,还有像琅书一样勇敢的中国同胞们致敬! 六年级读后感:《拉贝日记》观后感四_650字 今天是放假的第一天。昨天和朋友约好出去玩了,今天我也很守时的到了。刚刚听到赵茜说《拉贝日记...
拉贝日记读后感400字篇一 201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夜晚里想起他,还不想睡,等待他来到我思想的梦里。我并不害怕想起了解他的那个夜晚,反而是记忆犹新,让我不断的回想。想什么?想,他一个德国人,远渡重洋,来贫困的中国工作近半生?想,他为什么把自己的子女留在中国,在这里落脚扎根?想,他为什么不回到祖国的身边...
拉贝如此,人人皆如此,这是人之常情。 未公开的消息才是真消息 📜 有时候,未公开的消息才是最真实的。 普通人要保持敏锐,观察和思考 🔍 在复杂的情况下,普通人需要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拉贝的努力与无奈 💔 拉贝试图组织建立安全区,希望得到日本当局的支持和保证。他见识到了什么是用最道貌岸然...
这就是一部好电影珍贵的东西,我称它为主题,犹如一个人的灵魂。我觉得《拉贝日记》是成功的,虽然也许它的立意不够新颖,但这样的主题也永远不会老旧,就像经典老歌,什么时候听都感觉有暖暖的东西在心底流淌。当天灾人祸不可避免,当巨大的战乱无法逃避,一个具有人格力量的人或者说简单一点,一个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