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央行前行长拉格拉姆·拉詹撰文指出,为了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印度政府有意借鉴一条已被经验证实过的、和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高度相似的发展模式。但若继续这一模式,印度可能会陷入“未富先老”的困境,因为印度不具备通过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实现发展的条件。作者认为,印应大力发展其具有比较优势的高端服务业,并通过获得的财...
在谈到印度的人才流失问题时,拉詹说,很多印度创新者现在都去新加坡或硅谷创业,因为他们发现在那里进入最终市场要容易得多。 “我们需要问的是,是什么迫使他们到印度以外的地方设厂,而不是留在印度?”但是,与其中一些企业家交谈,看到他们改变世界的愿望,以及他们中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留在印度,这让人感到温暖。” “...
在峰会首日举行的首场外滩圆桌“全球货币政策回顾与展望”上,印度央行原行长、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拉古拉姆·拉詹(Raghuram RAJAN )指出,尽管央行行长们不会承认,但现实是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已经紧密交织在一起。拉詹指出,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央行为了刺激经济达到通胀目标,使用了大量量化宽松政策。特别是美...
因此,印度应该聚焦小部分能够参加高端国际分工的精英群体,再把红利通过涓滴效应扩散给普通老百姓。说实话,拉詹和兰巴在印度也算学识渊博、全球视野的顶级专家了,但开出这种漏洞百出的昏庸药方,感觉实在掉价。讽刺的是,实名叫《突破成见》,但作者到现在还没有跳出对西方的迷信,还体现出一种印度婆罗门典型的好高骛远...
此外,拉詹还指出印度存在着过度集权的问题,地方政府面临发展困难。最后,他呼吁印度应该向中国学习,注重实际行动,而不是空谈。在拉詹看来,印度政府的民粹主义和宗教主义导致超现实理论无法得到批判,印度需要更多投入于民生事业,而非虚构的国家伟大梦想。他认为,莫迪政府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采取了极端手段打压异见人士,...
兰巴:一个重要的启示是,如果印度要在老龄化之前实现致富的宏伟目标,那么再做一遍同样的事情是行不通的。有一种千篇一律的模式适用于其他许多国家,那就是将剩余的农业劳动力投入低技能的制造业,然后再转向高技能制造业和高技能服务业。可以说,这种发展模式不适合印度。
印度央行原行长拉詹:迎接一个更为通胀的世界 来源: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转自: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近日,印度央行原行长、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拉古拉姆·拉詹(Raghuram RAJAN )撰文指出,面对社会老龄化、去全球化、气候变化、反移民情绪和科技进步,中央银行将在随后几年遭遇来自许多不同方面的压力。而...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俄罗斯《报纸报》8月7日消息,印度已委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首席经济学家拉詹出任印度央行行长。 据报道,拉詹的主要任务是提振放缓的印度经济。据悉,6日,印度卢比兑换美元已跌至纪录低点。 报道称,50岁的拉詹将于今年9月4日正式入职。他曾凭借准确预言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而闻名于世界金融...
印度前央行行长拉古拉姆·拉詹最近不太“配合”莫迪政府的“强国梦”,一番话说得那叫一个扎心。他指出,印度靠吹嘘“2047年发达国家”的空头支票,忽悠了14亿人口,可一旦梦醒,代价恐怕比任何人想象的还要惨。你说,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了半壁江山,却连二年级课文都读不懂,咱们这“人口红利”还能用多久?拉詹担心,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