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自称为「拉祜纳」(黑拉祜,泰国、老挝称目舍)、「拉祜西」(黄拉祜,老挝、缅甸掸邦称圭族)和「拉祜普」(白拉祜)、「拉祜尼」(红拉祜)等支系,其中拉祜纳人数最多。在拉祜语中,称「虎」为「拉」,「用火烤食」为「祜」,拉祜意为「用火烤吃虎肉」。族名充分反映出拉祜族...
拉祜族分布在中国、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国家,中国境内的拉祜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澜沧江西岸,北起临沧、耿马,南至澜沧、孟连等县,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拉祜族总人口数为485966人。作为跨界民族,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国家也有16万多拉祜人居住。澜沧...
拉祜族 [ lā hù zú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lā hù zú ] 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崇拜多神,供奉“厄莎”。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 七月流火 众矢之的 咄咄逼人 安然无恙 庞然大物 ...
拉祜族的语言是拉祜语,与彝族、傈僳族、纳西族、哈尼族的语言有近似的地方。 拉祜族有自己的文字。 拉祜族,“拉祜”一词是拉祜族的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拉祜族”的意思是“猎虎的民族”。 拉祜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婚礼非常有拉祜族特色。...
拉祜族含义解释 拉祜族 [ lā hù zú ] ⒈ 4万。主要聚居在云南·澜沧和孟连两地,其余散居在双江、耿马等地。 什么是拉祜族引证解释 ⒈ 中国 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拉祜纳、拉祜西、拉祜普。人口30.4万。主要聚居在 云南 澜沧 和 孟连 两地,其余散居在 双江、耿马 等地。
他们是猎虎的民族,拉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和贵州等地。传统上,拉祜族人以猎杀猛兽,包括猎虎,而闻名。他们具有丰富的狩猎技巧和经验,猎虎在拉祜族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拉祜族人对猎虎的技艺和传统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传承。拉祜族源于甘肃、青海一带的古羌人,早期过着游牧生活。
拉祜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之一,分布在中国、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国家,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中国境内的拉祜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而在云南省主要分布在澜沧江西岸,北起临沧、耿马,南至澜沧、孟连等县。“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
拉祜族有自已的语言,拉祜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由于同汉族、傣族交往密切,多能兼用汉语和傣语,过去部分拉祜族曾使用过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1957年在原有的基础上创制了拼音文字。这个民族的民间文学也极为丰富,传统的乐器有“芦笙”和“三弦”。 拉祜族除种植粮食以外,还大力种植甘蔗、茶叶、...
这个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云南临沧南美拉祜族乡,拉祜族乡成立于1987年12月。这是一个神秘而又古朴的民族,他们发源于青海湖畔,自称是“葫芦里蹦出来的人”,明末清初迁徙到这里。由于地域封闭与世隔绝,所以他们直接由原始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时至今日依然保存着原始而神秘的生活习俗。这就是临沧南美拉祜(hu,不念g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