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的拉斐尔自画像。他脸上已经多了一分淡然和看透。整个人的状态看起来松弛了很多,不再像23岁那样端庄起范儿了,一方面是年纪和阅历的增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有钱了,有钱之后举止之中自然带出来的从容不迫。要特别提醒一下,注意看棕色厚实的大外套,原来拉斐尔也穿貂皮草啊!在同一时期,他的圣母画已经登...
✏️《自画像》采用直接与观者对视的方式,半身像的构图形式。画作中的拉斐尔,带着女性气质的清纯和静穆。画面充满了动感,达到一种动静结合的状态,生动展现了鲜活的拉斐尔的形象。✏️达·芬奇被誉为在构图上才华卓越,米开朗基罗则被称之为是素描方面的天才,而拉斐尔则被赞美为“世间最美姿态”的完美表现者。在...
通过这幅作品,一个鲜活的拉斐尔的形象似乎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实际上,画面人物的动作是经过刻意安排的,转头回眸的一瞬间被拉斐尔抓住,使得画面充满了动感,达到一种动静结合的状态。 修复后的《自画像》还原了拉斐尔创作时的明暗对比,面部的光线与质感增强了脸部的体积感,他采用了液体染色技术,使肤色显得柔软,这在以前...
这幅《与友人在一起的自画像》是拉斐尔在去世前不久的作品,大约创作于他35或36岁时。画中左边稍高半头的人是拉斐尔本人,他留着中短发型,蓄着整齐的胡子,严肃地直视着前方。而画中右边的友人身份至今仍是个谜。这种在肖像画中同时描绘两人的形式在文艺复兴时期非常罕见。拉斐尔摒弃了传统的红色和棕色调,采用了黑...
《拉斐尔自画像》首次在上海展出 2022下半年最值得期待的真迹展来了 跨越500余年历史 一场自画像发展史的集中展示 坐标东一美术馆,9日开展 坐标外滩,这是一场「世界顶尖艺术家齐聚」的展览,汇集了50件大师自画像真迹珍品。这些宝贵的画作,都来自有着「文艺复兴艺术宝库」之称的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珍藏。- 50位...
青年拉斐尔披着一头栗色的齐肩长发,头戴一顶帽子,一双乌黑的眼眸注视着观众,脸上流露出专注忧郁的神情。这是《拉斐尔自画像》首次亮相上海,也是东一美术馆举办的“大师自画像——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珍品展”中最让观众期待的展品之一。这是一个特殊的主题展,50件横跨16世纪至21世纪的自画像真迹展品来自于素有“...
自画像系列藏品是乌菲齐美术馆核心馆藏之一。自17世纪60年代以来,乌菲齐美术馆已收藏了超过1800幅自画像藏品。自画像不仅记录了画家的容貌形象,还为研究其时代风格、社会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料,更是画家精神世界的自我呈现与表达。展览现场 王超 摄 展览C位展出的是乌菲齐美术馆的镇馆之宝——23岁的拉斐尔自画像。画面中...
直到我看到拉斐尔眼皮上的那滴水珠,我才意识到,原来伟大真的可以如此细微。这幅画是拉斐尔的自画像,他可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以肖像画闻名。画中的他,瘦削的脸庞,温婉的卷发,给人一种柔弱的感觉。而那双唯美的眼眸,深处藏着不易察觉的忧郁和迷茫,仿佛能直击人心,让人心动不已。
拉斐尔的《与友人的自画像》或《双人像》创作于1514至1520年,现藏于巴黎卢浮宫。画中前景坐着一位年轻人,其身份至今仍是个谜。这幅画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场景:朋友或坐或立,目光转向拉斐尔,而拉斐尔则亲切地搭着他的肩膀,另一只手则轻抚其臀部。《自画像》尽管《与友人的自画像》令人叹为观止,且历经岁月...
🎨 记忆中的拉斐尔: 在我的记忆中,拉斐尔总是与美丽的天使和圣母形象联系在一起。他的作品总是充满了柔和的光线和温暖的情感。然而,眼前的这幅自画像却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真实的拉斐尔。🤔 疑惑与思考: 为什么现实中的拉斐尔和我记忆中的他有所不同呢?是因为时代背景的不同,还是因为艺术表现手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