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斯费模型》(Ranis-Fei Model)是发展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模型,它对理解发展中国家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的过程提供了宝贵的框架。不同于刘易斯模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假设,拉尼斯费模型在刘易斯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更细致地刻画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的过程,并强调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关...
拉尼斯—费模式 拉尼斯—费模式 主要内容 1 234 模型的基本结构 劳动生产率的增加和两部门平衡增长人口增长和临界最小努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 模型的贡献和不足 5 一、模型的基本结构 几个重要的概念1.多余劳动力 不生产农产品的劳动人口即为多余劳动力。也指一定数量的农业劳动力不生产任何农产品,将这部分劳动...
刘易斯-拉尼斯-费模型(二元经济模型)1)刘易斯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W.Lewis)于1954年在《曼彻斯特经济和统计研究》上发表了发展经济学的经典之作《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系统地阐述了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模型。该模型假设:一、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可分为运用传统生产方式、劳动率低下...
【名词解释】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一种关于发展中国家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模式。 刘易斯(A.Lewis)于1954年和1958年提出“无限剩余劳动供给”的模式,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一个是以土着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很低、劳动收入仅足糊口的传统农业部门,另一个是...
2.拉尼斯-费模型的基本结构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刘易斯没有重视农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忽视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出现剩余产品,是农业劳动力向工业流动的先决条件。[5] 拉尼斯-费模型与刘易斯模型的重大区别就是:前者把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之间的发展关系清楚地表示出来了。拉尼斯 -费模型的基本结构可以用下图...
刘易斯—拉尼斯—费模型不足之处。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刘易斯—拉尼斯—费模型假设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一个是以传统生产方式进行的、劳动生产率极低的农业部门;一个是以现代方式进行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较高的工业部门。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而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
拉尼斯-费模型 拉尼斯-费模式(Ranis-Feimodel)一种从动态角度研究农业和工业均衡增长的二元结构理论。是1961年费景汉(JohnC.H.Fei)和古斯塔夫·拉尼斯(GustavRanis)对刘易斯模型进行了改进,他们认为因农业生产率提高而出现农业剩余是农业劳动力流入工业部门的先决条件。费景汉和拉尼斯认为,刘易斯模式有两点缺陷:...
他们两人在1961年首次发表了一篇题为《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论文,[1] 提出了后来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拉尼斯 -费模型(Ranis-Fei model)。1964年两人又合著了《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扩展了他们的模型,阐述了他们的理论。[2]许多发展经济学家认为他们的模型把刘易斯模型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3,4]拉尼斯 -费...
的拉尼斯 费模型(Ranis-Feimode1)。l964年两人又合著 了((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扩展了他们的模型,阐 述了他们的理论。许多发展经济学家认为他们的模型把刘易斯 模型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l 拉尼斯一费模型不但和支Ⅱ易斯模型一样,仍然是建立在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