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云堆 [ fú yún duī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fú yún duī ] 古地名。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唐时朔方军北与突厥以河为界,河北岸有拂云堆神祠,突厥如用兵,必先往祠祭酹求福。张仁愿既定漠北,于河北筑中﹑东﹑西三受降城以固守。中受降城即在拂云堆,故拂云堆又为中受降城的别称。
“单于北望拂云堆”出自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全诗译文如下: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突厥首领来到中原求和亲,北望拂云堆神祠,回想昔日曾经多次在此杀马登台祭祀,然后兴兵犯唐,颇有几分踌躇满志...
拂云堆 李益〔唐代〕 汉将新从虏地来,旌旗半上拂云堆。单于每近沙场猎,南望阴山哭始回。 完善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
诗歌的后两句“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的意思是:有多少次思念着回故乡还手持酒杯,到拂云堆上去祭王昭君。木兰把酒思乡的时候,居然想到了汉朝远嫁番邦和亲的明妃王昭君,表现了木兰的思乡之情和对王昭君舍身报国的敬慕之情。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拂云堆 成语(Idiom):拂云堆(fú yún duī)发音(Pronunciation):fú yún duī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云层低垂,似乎被人拂动。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拂云堆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云层低垂,似乎被人拂动的情景。这个成语常用来描绘山区或高地上的云朵,形容云层低垂,近在眼前,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以州宅夸于乐天①唐•元稹州城迥绕拂云堆,镜水稽山②满眼来。四面常时对屏障,一家终日在楼台。星河似向檐前落,鼓角惊从地底回。我是玉皇香案吏③,谪居犹得住蓬莱。【注释】①此诗写于诗人罢相,出为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刺史之时。②稽山:会稽山的省称,位于绍兴东南,山北有镜湖。③香案吏:指宫廷中...
《拂云堆》原文 拂云堆 作者:唐·李益 汉将新从虏地来,旌旗半上拂云堆。单于每近沙场猎,南望阴山哭始回。《拂云堆》注释 ①拂云堆:古地名。在今内蒙包头市西北。唐时,拂云堆有神祠,突厥将南侵,必先诣祠求福。景龙二年(708),朔方总管张仁愿筑三受降城于黄河北。中受降城即在拂云堆。“自是...
《拂云堆》 原文拼音注音 朝代: 唐朝|作者:李益|类型:写山|写云| 汉将新从虏地来,旌旗半上拂云堆。 单于每近沙场猎,南望阴山哭始回。 拼音 fú拂yún云duī堆 [[táng唐cháo朝]]lǐ李yì益 hàn汉jiāng将xīn新cóng从lǔ虏dì地lái来,,jīng旌qí旗bàn半shàng上fú拂yún云duī堆。。
州城迥绕拂云堆,镜水稽山满眼来。朗读 0喜欢 出处 出自唐元稹的《以州宅夸于乐天》拼音和注音 zhōu chéng jiǒng rào fú yún duī , jìng shuǐ jī shān mǎn yǎn lái 。 小提示:"州城迥绕拂云堆,镜水稽山满眼来。"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最后落在到“拂云堆”上把酒祝明妃,木兰把酒思乡的时候,居然想到了汉朝远嫁番邦和亲的明妃王昭君,她们之间有着太多的相似,一则,她们二人都是女子;再者,二人都是离家别亲来到边塞;更为重要的是:虽然她们的身份、经历以及到边关的原因各不一样,但是她们这两位弱女子的身上都承载着家国、民族的重大责任,她们是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