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记载,在2500余年的历史中,“十一抽杀律”有文字记载的,仅试用过4次。其中三次,还都是发生在公元前。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471年,由罗马国王创立并执行,当时处死的将士数目不详。第二次发生在公元前71年,当时“斯巴达克斯”起义,罗马高层早已醉心享乐,奢靡无度,丧失了战斗力,万般无奈之下,罗马总统帅克...
然而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罗马人也逐渐发展出了一套严苛的军事管理制度,公元前471年,在与沃尔斯齐人的战争中,罗马军队首次使用了“十一抽杀律”这一残酷的惩罚措施,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严格管控军队纪律,确保士兵们严格服从命令。“十一抽杀律”的具体实施过程是这样的:当一个军团或部队出现严重违纪行为时,指...
时间一晃而过,这个法则的使用依然频繁。公元69年,加尔巴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对尼禄的旧部实施了“十一抽杀律”,但没过多久,他的政权就岌岌可危,最终被推翻。可见,仅靠严酷的手段来稳固自己的统治,真的是没法长久啊。让人感到吃惊的是,“十一抽杀律”这一古老的惩罚手段,有时候居然在现代战争中被借用。
古老刑罚的中国对应:十杀其三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古代军事文化中,也存在类似“十一抽杀律”的可怕制度。大唐名将李靖在征讨民变时曾创立“十杀其三”的军法。根据这一规定,如果军队在作战中失利,每十人中将残忍处决三人,以儆效尤、震慑军心。根据李靖的军令,许多严重失职的情况将触发“十杀其三”,比如泄露军情...
“十一抽杀律”,为罗马军团独创战时刑罚手段。 即对军中叛乱、哗变者,或大规模临阵脱逃部队,施以集体惩处; 对丢失军旗、军徽的军团,亦有可能会被执行“十一抽杀律”。 至于规则,那真叫一个简单粗暴: 将受惩部队10人为一组,然后掣签抽取。 必须全员参加,一人一签。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一个新的政治时代的开始。然而,在罗马不断扩张的过程中,一个名为"十一抽杀律"的残酷军律也随之诞生。这条法律规定,违纪的军团要被分成十人一组,每组抽签决定一人被处死,其余九人要参与行刑。这种残忍的惩罚方式给士兵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从克拉苏镇压斯巴达克斯...
“十一抽杀律”,是公元前5世纪,甚至更早就发明的一项律法,这条刑法为了消除部队对敌人的恐慌和怯懦心理,执行十一抽杀律也是根据情况而定,在罗马历史上,十一抽杀律也仅仅执行过4次。执行的条件一般为:叛乱、哗变 大规模溃败或临阵脱逃 丢失军旗、军徽等,罗马军团大约是400人到500人组成大方阵,被处以“...
『高中历史知识点解读之“十一抽杀律”;“连坐法”』 事情要从古罗马的斯巴达克斯起义说起。始于公元前73年的罗马斯巴达克斯起义,给当时欣欣向荣的罗马共和国以沉重打击。罗马最初派大法官瓦里尼乌斯领军平乱,失败;又派两名执政官强势征讨,再败,最后,他们想到了启用狡猾的大奴隶主克拉苏。克拉苏披挂上阵,几经...
凶名在外的抽杀律究竟有多残酷呢?根据罗马内部规定,对于那些叛乱、哗变 大规模溃败或临阵脱逃 丢失军旗和军徽的部队,从长官到士兵,进行每10人一组的抽签,随机选择一人处死,方式通常是用石头砸死或者是棍棒打死,对于罗马统治者而言,这种惩戒方式是十分具有冲击力的,能够让幸存者颤抖,终身不敢违背命令。同时也...
执行十一抽杀律时,被罚的军队会被分成若干小组,每组10人,进行抽签处决。处决方式通常是石头砸死或棍棒打死。幸存者只能在外围露营,无法享受罗马军队的保护,且口粮也降为粗粝的大麦。值得注意的是,参与抽签的士兵无论军衔、荣誉或是否参与叛乱,都有可能被选中处死。这一制度无疑加剧了军队中的紧张氛围。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