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在传统地租基础上,地主可通过押租制额外筹集押金货币、获得大宗资产,参与押租制的投资者增加了农业生产的超经济剥削,史料记载温江县城七家绸缎铺中四成的本钱来自押租。同时,押租制提高了参加农业生产的门槛,限制了贫农的社会上升通道和农业生产的扩大。清代农业资本主义未能进一步发展,押租制为症结之一。
押租制起因于农民欠租,但它的实施又超出了这个问题本身,实际上押金可理解为定金,佃农交了押金就等于拿到了土地经营权,地主也不能反悔,尤其是佃农还可以转佃,这等于将土地经营权当成了商品,所以,D项正确。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制度的变化,要求学生结合明清时期土地制度变化的特点以及材料信息分析。反馈 收...
这批契约揭示了一些与押租制金融功能相关的、此前研究者未曾发现或未能充分讨论的内容:(1)此前虽指出清代许多地区已经出现“加押减租”现象,但未能确定当时“加押”与“减租”之间的比例是根据借贷利率还是地租来确定,这批契约则证实该比例是根据市场借贷利率确定的,这与民国时期的情况相同;(2)以往虽注意到粮价波动...
材料中反映 从材料中退佃时归还押金,不计利息可以看出并没有增加剥削。 B.中国精耕细作的农业成熟在在元朝就完成了。 C.从材料可以看出有了这个押租制,农民可以长期稳定的向地主承租土地,这在一定 程度上确保了佃农的的土地经营权。 D.材料看不出经济重心的南移。 试卷第2页,总11页 ...
押租制,这一源自清代前期的地主租佃制度,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和深化。起源于明代的押租现象,起初并未成为民间通行的租佃标准。然而,自清康熙、雍正年间起(1662~1735),江苏、安徽、湖南、广东等省份开始出现押租的记载。到了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押租的实践已经扩展至直隶(今河北)、...
清朝的押租制 清朝的押租制 胡杨经管101 1011250212 摘要: 本文先介绍了清朝租佃制度的一种形式,即押租制,在第二部分介绍了押租制度形成的三点原因:第一点从清朝对赋役征课制度的完善以及清朝对于佃户社会地 位的保护两个角度来阐述人身依附关系的减轻使得地主不得不采用新的手段来控制 农民,第二点和第三点...
押租制是明清时期地主防止佃农欠租的一种制度。佃农交纳押租以后,一般照交正租,如果欠租,地主就在押金中扣除,地主不退押金;押租租佃关系尚未期,地主不能随意换佃。在有些地区,交纳押租的佃农还可以将佃种的土地转佃他人。押租制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 A. 地主与佃农的矛盾尖锐 B. 封建剥削方式的没落 C....
押租制基本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田地出租时必须先收取押租银两,此银两无息。其次,正租谷物仍然按照常规征收,但存在押少租重、押重租轻的情况。起佃之日,押租钱应按数退还佃户,然而,地主常以佃户欠租为由,侵吞押租银两。此外,地主不退押租钱文,不能随意更换佃户。湖南地区存在“...
明代,个别地区开始出现押租制,即佃农向田主交纳高于一年地租额的货币量作抵押,退佃时归还押金,不计利息。租佃关系存续期。地主不能随意换佃。清代,押租制在四川、湖南、江西等地获得一定发展。其他各省也有出现。押租制的实行和发展 A. 加重了地主对佃农的剥削 B. 推动了精耕细作农业的成熟 C. 确保了佃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