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书香社会。诗和远方,就在身边。 抱愧山西(节选) 作者:余秋雨 我终于来到了山西。章文涛先生在车上笑着对我说,虽然全车除了我之外都是山西人,但这次旅行的向导应该是我,原因只在于我读过一些史料。连“向导”也是第一次来,那么这种旅行自然也就成了一种寻找。 我知道,首先该找的是平遥西大街上...
余秋雨在文中表达了自己对山西的“抱愧”之情。他长期以来一直把山西看作是我国特别贫困的省份之一,这种看法深受一些文学作品、历史记忆以及特定时期的社会宣传影响。比如那首动人的民歌《走西口》,它描绘的是山西人民因生活所迫而背井离乡、远赴口外谋生的凄凉场景。又如赵树理等“山药蛋派”作家群对山西人民贫穷与反抗...
《抱愧山西》篇 彼巍巍灿烂之华屋,无不铁扉双锁,黯淡无色。 因为基本的建筑都还保存完好,只要洗去那些现代涂抹,便会洗出一条充满历史厚度的老街,洗出山西人上几个世纪的自豪。 万里驰骋收敛成一个宅院,宅院的无数飞檐又指向着无边无际的云天。钟鸣鼎食不是靠着先祖庇荫,而是靠着不断地创业。因此,这个宅院没...
我的问号吸引了不少山西朋友,他们陪着我在太原一家家书店的角角落落寻找有关资料。黄鉴晖先生所著的《山西票号史》是我自己在一个书架的底层找到的,而那部洋洋一百二十余万言、包罗着大量账单报表的大开本《山西票号史料》则是一直为我开车的司机李文俊先生从一家书店的库房里“挖”出来的,连他也因每天听我...
《文化苦旅》35 抱愧山西(四)何谓山西商人 | 余秋雨作品 略懂听书馆1.30万 《文化苦旅》32 抱愧山西(一)山西号称海内最富 | 余秋雨作品 略懂听书馆1.35万 《文化苦旅》36 抱愧山西(五)山西商人迷乱败落的原因 | 余秋雨作品 略懂听书馆1.27万 《文化苦旅》34 抱愧山西(三)走西口 | 余秋雨作品 略懂听书馆1.28...
抱愧山西(转载)作者: 余秋雨 出版物刊名: 山西档案 页码: 36-38页 主题词: 山西平遥县;山西人;山西商人;日升昌票号;山西票号;乔家大院;龚自珍;《走西口》;孔祥熙;中国古典建筑 摘要: 抱愧山西(转载)余秋雨一我在山西境内旅行的时候,一直抱着一种惭愧的心情。长期以来,我居然把山西看成是我国特别贫困的...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一部散文集,以下是其中一段关于抱槐山西的摘抄: >我在山河间找路,用短暂的生命贴一贴这颗星球的嶙峋一角。小文在身边,大文在远方旷野。我从不相信任何霸权言论,只愿意观察山河大地的脸色和眼神。偶尔抬头看天,猜测宇宙是否把地球忘了。忘了就好,一旦记得,可不是玩的。我对人类前途的展望...
抱愧山西的余秋雨 不懂山西历史,愧对中华文明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生于浙江省余姚县,现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中国著名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80年陆续出版了《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1985年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最...
山西平遥、祁县、太谷一带,自然条件并不好,也没有太多的物产。查一查地图就知道,它们其实离我们的大寨并不远。经商的洪流从这里卷起,重要的原因恰恰在于这一带客观环境欠佳。 万历《汾州府志》卷二记载:“平遥县地瘠薄,气刚劲,人多织耕少。” 乾隆《太谷县志》卷三说太谷县“民多而田少,竭丰年之谷,不足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