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阁(芯子、铁枝、飘色)(南朗崖口飘色),又称“出会景”“枭色”,流行于广东省中山市南朗街道崖口村的祭祀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南朗崖口飘色源于唐代耍菩萨的祭祀习俗,后逐渐发展成现在的表现样式,每年农历五月初六龙王诞时,崖口村都要举行飘色表演。多采用民间传说故事为表现题材,而以具有当地特色...
抬阁(芯子、铁枝、飘色)(阁子里芯子),流传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的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阁子里芯子源于当地的“扛阁”和“抬阁”,时间可追溯到明代正德年间(1506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抬阁熔绘画、戏曲、彩扎、纸塑等艺术于一炉,造型优美,画面壮观,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长期在民间...
黎明,男,1931年11月21日,汉族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为抬阁(芯子、铁枝、飘色)(吴川飘色),申报地区为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吴川市文化馆获得“抬阁(芯子、铁枝、飘色)(吴川飘色)”项目保护...
抬阁(芯子、铁枝、飘色)(脑阁),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左旗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脑阁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地区群众喜爱的一种民间社火,内蒙古脑阁系清代中期由晋北地区传入,已历经三百多年的发展演变,其中以土默特左旗毕克齐镇的脑阁较为有名。脑阁的“脑”是山西、陕西、内蒙古等部分地区的方言,意为...
抬阁(芯子、铁枝、飘色)(肘阁抬阁),安徽省寿县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肘阁抬阁是一种综合性的民间文艺活动形式,因由人抬着表演,故称“抬阁”。它集造型、彩扎、杂技、戏曲于一体,充满诗情画意。肘阁是抬阁的一种特殊形式,流行于安徽省的寿县和临泉县,因表演者利用肘部力量和技巧进行抬阁表演而得...
抬阁(芯子、铁枝、飘色)(万荣抬阁),山西省万荣县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抬阁又称“抬角”、“抬歌”、“高抬”、“挠阁”、“脑阁”、“高装”等,是传统节庆活动中的一种民俗巡游表演形式。万荣抬阁制作工序繁多,设计复杂,物力、财力消耗大,公众参与程度高,是融多种技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2008...
抬阁(芯子、铁枝、飘色)(台山浮石飘色),广东省台山市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台山浮石飘色是一种具有传统特色的民间造型艺术,它始于明末清初,在广东省台山市的浮石村一带流传,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每台飘色以两个俗称“色仔”的八到十岁儿童扮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由村民用“色柜”抬着...
抬阁(芯子、铁枝、飘色)(青林口高抬戏),四川省江油市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青林口高抬戏指流传、活跃于川西北地区江油青林口古镇的一种民间乔妆戏表演样式,又称作“飘色”或“抬阁”。每年农历二月初一,青林口古镇都要举办传统庙会,当地这一习俗已沿袭多年,每年这个时候都要扎高台、唱大戏。因...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抬阁(芯子、铁枝、飘色)(庄浪县高抬)”项目保护单位庄浪县文化馆评估合格。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13年2月12日,在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水洛镇,人们表演“庄浪高台”来庆祝新年。2017年2月9月,正月十二闹社火是庄浪县人民欢度新春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