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恩寺塔,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城西郊恩江北岸,始建于唐天宝年间(742年至756年)。报恩寺塔的正面向东,对着县城,底层辟门,门内设室,有供台遗迹,用青砖构造,塔身四面九级,塔平面为正方形,塔顶作圆柱形,塔底长6.32米,高约4米。塔全身高29.285米。每层飘檐0.3米左右。自第二层至第九层,均...
南京大报恩寺塔的前身是东吴赤乌年间(238—250年)建造的建初寺及阿育王塔,这是江南地区第一座寺院。 大报恩寺塔的建造背景与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这一时期。孙权为康僧会修建了建初寺及阿育王塔,后来经过多次迁移和重建,最终在明朝由明成祖朱棣重建并命名为大报恩寺塔。建造背景和历史沿革。大报恩寺塔的建造背景...
可以看出,报恩寺塔是一座塔身粗壮的石塔,塔基异常稳定,因此,建造者才敢于如此设计塔门,不必担心地震的侵害。事实证明,报恩寺塔是极其坚固的。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十二月廿九日,泉州至莆田沿海地区发生8级大地震,这是中国大陆近海历史上最大的地震,当时山崩地裂、涌沙冒水、城楼崩塌。这次大地震对泉州府与...
报恩寺塔是中国楼阁式佛塔,传始建于三国吴,南朝梁(公元502-557年)时建有11层塔,北鲜右宋焚;元丰(1078~1085)年间重建为9层,南宋初建炎四年(1130)在宋金战中复毁;南宋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改建成八面九层宝塔,现存北寺塔的砖结构塔身就是构筑于当时的原物。塔身的木构部分为清末重修,已不全是原貌。此...
荔城报恩寺塔,又称东岩山塔,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东岩山报恩寺内,占地面积约49平方米,是北宋时期的古建筑。荔城报恩寺塔建于宋绍圣年间(1094~1098年),坐落于东岩山报恩寺中大雄宝殿与观音殿之间的中轴线上,为3层八角楼阁式空心石塔,边长4.4米,须弥座高1.2米,塔身通高约13米。须弥座上下枭浮雕莲花...
报恩寺塔 报恩寺塔,时代:清,地址: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向阳镇贾坪村,A区:塔基外延3米。简介 2014年6月9日,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报恩寺塔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而大报恩寺塔的前身是三国时期孙权建立的建初寺及阿育王塔,杜牧描写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起源就是这里。可惜历经几百年岁月沧桑,大报恩寺塔在清朝咸丰四年间(1854年)被毁,如今新建遗址公园重新开放。里面除了原有遗址,还有很多极具美感和引人深思的光影空间艺术,如千年对望、生命之树、七步生莲...
报恩寺塔,又称北寺塔,坐落在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人民路1918号,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古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吴赤乌年间(238-251年),当时孙权为纪念乳母燕国夫人陈氏而建,初名为通玄寺。唐玄宗时期,寺庙被改为开元寺。五代吴越时期,寺庙被移建于盘门内。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在原址上建立了报恩...
江苏报恩寺塔,俗称北寺塔,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人民路1918号,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古建筑。以下是对该塔的详细介绍:一、历史沿革 始建年代:南朝梁时(502-557年),初建时可能为11层塔。重建与修缮: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报恩寺塔重建为9层。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报恩寺塔改建成九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