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以德报怨是不符合这种平衡法则的,一厢情愿地以为付出越多,对方就会感激越多,然而事实却是,当这种付出过多的时候,对方只会变本加厉地让一切非道德的行为合理化。以直报怨就不同,所谓因果,一个人付出什么,得到什么,基本上是平衡的,也不存在什么道德压力。所以孔子提倡,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因为当你去以德报...
【解析】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般人都是听到了前边那部分孔子也这样说.如果你对一个对你不好的人很好.那你那什么报答对你好的人呢?以直报怨,就是不要跟对你不好的人计较《论语宪问》中记载着这样的讨论:“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别人以德来待...
叫做以德报德。别人对你不好,你如果对他好,那你这样的话,你对于对你好的人不太公平,所以你应该以直报怨。 而直这个字在儒家来说是真诚而正直。我不能够扭曲我心中的情感,我必须遵照社会上的正义的原则。但老子来说的话,他会认为说那不见得对。所以他首先讲了一段,有关以德报怨的想法。他说在老子的七十九...
以德报怨,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听到的一个词,这个词最早出自《论语》,所以有一部分人认为,以德报怨是孔子的观点,而实际上,原文是这样的,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也就是说,孔子认为,对待有德的人还之以德,对待怨责你的人,受之于礼(法),也就是讲道理、教育。实际上,以德报怨...
原文: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 孔子的这个教学片段中,虽然提到了以德报怨,但这并不是孔子的主张,而是别人的观点,孔子的主张是以直报怨。 这里有两个细节需要特别注意。第一个是原文中提到“或”,也就是有的人。这个人不一定是孔子的学生,也可能是其他学派的...
“报怨以德”与“以直报怨” 老子和孔子分别有“报怨以德”和“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
"以怨报怨"、"以直报怨"和"以德报怨"是对待怨恨或冲突的三种不同的处理方式。 ###1.理论 1. 以怨报怨:这种方式是指用同样的恶意回应对方的怨恨。虽然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让人得到短暂的满足感,但这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会加剧矛盾,引发无尽的仇恨和冲突。这种方式通常不被推荐。
这其实是出自《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看到的时候还有些惊讶,以为孔圣人会提倡以德报怨呢,没想到人家来一句何以报德。 是啊,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呢?虽然我也不提倡以怨报怨,毕竟冤冤相报何时了呢?所以以直报怨就显得客观而公正了。
1、相同点:以直报怨和以德报怨都体现人的心胸宽广。以直报怨:直:公正、正直。别人对我们怨恨或抱怨时,我们要以坦诚的态度去对待他。出处:《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德报怨:指用道德公正的眼光看待与别人的仇恨。出自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
如何理解孔子的“ 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和老子的” 以德报怨” 如何理解孔子的“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和老子的” 以德报怨” 1、 孔子的“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 原句: “或曰: „以德报怨, 何如? ‟子曰: “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以德抱怨, 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