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采用500MPa及以上高强度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30,抗震等级不低于二级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同样需遵循此标准,体现了对结构安全性的重视。 02 不再使用HRB335钢筋 HRB335牌号废止:依据现行《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 热轧带肋钢筋》GB/T 1499.2-2018,HRB335钢筋不再作为设计标准的一部分,标志着建筑钢材品质向着...
先说说2016年版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它的编号是GB50011-2010。到了2024年,这本书的名字改成了《建筑抗震设计标准》,编号也变成了GB/T50011-2010。名字上的变化可能不太起眼,但编号上的“GB”变成了“GB/T”,这可不是小事。这意味着标准的性质从强制性的变成了推荐性的。不过,别被这个名字骗了,住建部的...
“大震不倒”是抗震性能目标的关键,是结构工程师首要考虑的,也是建筑设计以人为本的体现;以大震弹塑性分析为落脚点的抗震性能化设计,是尝试以更精细的分析方法逐步取代以往对概念设计的过分强调,让抗震设计尽量回归精准和真实,从而为技术创新提供依据。本标准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后,对抗震设计的不规则性等部分指标...
2.本次修订的条文应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中其他条文一并实施。局部修订说明本次局部修订系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同意开展〈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等2项国家标准局部修订工作的函》(2021-36)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抗震设防标准是___。 A. “二水准”,小震不坏,大震不倒 B. “二水准”,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C. “三水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D. “三水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且可修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抗震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根据地震区域的地质条件、历史地震数据和地震动力学等因素进行评估,常用的地震烈度分级有八度或十度制。根据地震烈度的不同,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标准也会有所差异。 2.结构类型和设计参数 抗震设计的标准要求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和设计参数进行具体规定。不同的结构类型,比如钢...
抗震设计的标准是保障建筑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有效抵抗地震力,降低地震灾害对建筑造成的破坏程度。以下是建筑抗震设计的标准内容: 地震烈度等级 首先,建筑抗震设计的标准之一是根据建筑所处地区的地震烈度等级进行设计。地震烈度等级反映了地震发生时地表运动的强烈程度,根据地震烈度等级确定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要求。 抗震设防...
导读:近日,批准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24年8月1日起实施。标准名称修改为《建筑抗震设计标准》,标准编号修改为GB/T50011-2010。详文如下: 1. 下划线标记的文字为新增内容,方框标记的文字为删除的原内容,无标记的文字为原内容 ...
2016年版:名称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编号为GB50011-2010(2016年版) 2024年版:名称修改为《建筑抗震设计标准》,编号修改为GB/T50011-2010 注意,这里的“GB”变为“GB/T”,意味着标准性质由强制性变为推荐性,但实际上根据住建部公告,该标准在抗震方面的要求仍然是强制性的。 《混...
这里对于隔震技术来说,专门标准可以理解为《隔标》;而减震设计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中震设计标准,因此进行减震设计时,可根据相应的性能目标按《抗标》展开设计。二、“三保护”的概念首次正式提出本次修订积极贯彻了《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744号,多次提到“保证发生本区域设防地震时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