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磨性 抗磨性是指润滑油在外界润滑条件下,油膜抗磨损的性能。 抗磨损包括两个概念,即油性和极压性。油性剂是润滑油中含有的极性分子,能够比较牢固地吸附在摩擦表面上,增加了油膜强度。但油性剂一般只能在载荷和冲击不很大、温度不很高的条件下有效果,而当摩擦部件温度达到150℃,负荷接近25Mpa时会失去油性作用。
(1)对润滑油抗磨性能的评定,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时常会因新油的品质以及使用过程的劣化而使油品的抗磨性能变差,导致设备润滑部件的异常磨损。在开展设备润滑磨损状态监测过程中,有必要对新油和在用油的抗磨性能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以确保润滑油品的抗磨性。对于润滑油抗磨性能测试的方法很多,但四球法是最简单和实用的...
润滑油的抗磨性和极压性有所区别。 抗磨性(AW)是指:当金属之间发生摩擦,润滑油/润滑脂避免金属因为摩擦而磨损的能力。润滑油的抗磨性常用的检测标准是ASTM D4172(润滑脂是ASTM D2266)。检测结果是磨痕大小,磨痕直径越小越好。 润滑油的极压性(EP)是指在承受较重负荷、发生了边界润滑时,润滑油/润滑脂的承重...
一、混凝土抗磨性等级的概念 混凝土抗磨性等级是指混凝土表面硬度和耐磨性的综合指标,通常使用“M”表示,是混凝土耐久性设计的关键指标之一。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和要求,混凝土抗磨性等级也不同。根据国家标准GB/T 50082-2009《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混凝土抗磨性等级一般被分为M10、M15、M20、...
齿轮油的极压抗磨性是指在摩擦表面的高温下,极压剂与金属反应生成化学反应膜的能力。齿轮油的极压抗磨性可用油的负荷承载能力来评定。 (齿轮表面的损伤形式有胶合、擦伤、波纹、螺脊、点蚀、剥落、抛光、磨粒磨损、腐蚀性磨损等。齿轮油防止上述损伤出现的能力叫做承载性或承载能力。化学反应膜可以防止出现胶合、擦伤、...
抗磨液压油的性能指标众多,主要包括粘度、粘温性能、抗磨性、抗氧化性、防锈性、抗乳化性等。粘度是其重要指标,合适的粘度能保证液压系统在不同工况下正常润滑和传递动力,粘度过高会导致系统阻力增大、能耗增加,粘度过低则会使油膜强度不足,造成部件磨损。粘温性能反映了油液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
抗磨性是指行星减速器润滑油在运动功能部件间摩擦材料表面可以形成和保持最大油膜,防止由于金属之间存在相互接触,减少使用磨损的能力。行星减速器润滑油的抗磨性主要取决油性和极压性。润滑油的抗磨性常用的检测标准是ASTM D4172(润滑脂是ASTM D2266),检测研究结果是磨痕大小,磨痕直径越来越小效果越好。润滑油极压...
润滑脂抗磨性测试
一、抗磨性齿轮油的定义和作用 抗磨性齿轮油是一种高性能润滑油,其作用是在摩擦、磨损和冲击等严酷工况下,为齿轮提供有效的润滑和保护,从而延长齿轮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影响抗磨性齿轮油抗磨性能的几个主要因素 1. 基础油品质:不同类型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