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壮烈的战斗离不开阎应元、陈明遇和冯厚敦三人的英勇领导,他们被称为“江阴抗清三公”。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这三位英雄的故事。阎应元,号丽亨,来自北直隶通州,也就是现在的北京通州区。明朝崇祯年间,他当上了江阴的典史,相当于现在的县公安局长。刚上任不久,他就带领队伍打退了海盗顾三麻子的进攻,一战成...
清军俘吴志葵、黄蜚至城下劝降,不为所动。城破,率众巷战死。 冯厚敦 崇祯末年任江阴训导,明末江阴十万义民在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的领导下杀方亨、拒二十四万清师于城门之外,奋战八十一日,守城战斗激烈异常,斩清军三王十八将于城下,后在清军二百多门...
这场为期81天,前后造成清军75000余人伤亡的惨烈战役,差一点改变了天下的局势,而这场伟大的战役,离不开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三个人的努力,他们便是“江阴抗清三公”,今天就来讲一讲江阴三公的故事。 阎应元,字丽亨,北直通州人(今北京通县)。崇祯年间,担任江阴典史(县公安局长),上任之初,阎应元便率兵击退海寇顾三...
庚寅江阴祭祀抗清三公..明末江阴 弹丸小城,孤立无援,重压之下,势在必败,但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带领江阴百姓用八十天的浴血抗争和十多万人的死难,展示了一个民族的普通成员誓死捍卫自己文教风俗的决心。其凛凛气节,万古流芳!满清
作为江阴典史,阎应元领导六万义民,面对清朝的二十四万大军,坚守孤城江阴长达八十一天,期间清军损失惨重,折损了三王十八将,共七万五千人。城破之时,义民无一人投降,只有五十三名老幼幸存。被捕后,阎应元面对清廷贝勒,坚决不屈,被刺穿胫骨,鲜血涌出,但他直至倒下,膝盖始终未弯,以英勇的牺牲,...
弘光元年,也就是公元1645年,当江阴县落入清军之手,原知县林之骥离职,新任知县方亨试图推行剃发令,这引发了当地士人的强烈反抗。许用等诸生在明伦堂毅然立誓:“宁死不剃发!”闰六月初二,江阴士民团结起来,合力擒杀了方亨,陈明遇因此被推选为抗清的领导者。面对清贝勒博洛和刘良佐的包围,七月...
2013江阴祭祀抗清三公是2013汉服同袍江阴祭祀抗清三公的第1集视频,该合集共计4集,视频收藏或关注UP主,及时了解更多相关视频内容。
江阴抗清三公祭祀活动 江阴抗清三公祭祀在11.12日举行,标准明制祭服,三献礼;对于斗升小民来说什么是爱国主义?不是天天在网上各种“高谈阔论”……而是上百年后还记得那些英雄,并且去纪念他们。 江阴保卫战👉🏻北到泰兴,南到无锡,东到崇明,西到武进;都有义军过来支援,义军成分涵盖了:乡兵,士绅,民众,海寇等,充...
与此同时,江阴城头也响起了悲怆的炮声,那是在为慷慨赴死的父老乡亲们致哀……后世将其与陈明遇、冯厚敦合称为抗清三公。 13楼2014-07-05 10:02 收起回复 陈志武啊 三犂虏庭 13 之前我也发过,不过被删了。楼主坐等被删吧 14楼2014-07-05 10:04 收起回复 ...
抗清三公指明末率领江阴十万百姓抵抗清军的三位主要领导人: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清政府颁布剃发令后,江阴(在今江苏)人民举行了反清起义,共推阎应元、陈明遇为领袖,坚持“头可断,发决不可剃”的汉家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