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人们通常会把这段时期称为“八年抗战”。总之,“八年抗战”的说法是对抗日战争历史的一个简化和概括。虽然这个说法不能完全涵盖整个抗日战争的历史,但它却能够突出这个时期的重要性和意义。在八年抗战期间,中国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抵抗,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最终赢得了胜利。这场战争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指,从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结束,前后的时间加起来长达14年。之所以会出现8年抗战的说法,是因为在抗日战争结束的时候,主流的认识都是8年抗战,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有14年抗战的说法。后来许多专家学者经过3...
01 “八年抗战”说与“十四年抗战”说的不同依据比较 八年抗战:时间范围:1937年至1945年。定义:通常指的是从1937年的“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开始的全国性抗战。这一年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也是全中国范围内抗日情绪高涨和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依据:这一说法强调的是全国性的、全面抗战的阶段,它...
中共满洲省委在中央的领导下,开始组织游击队,开展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东北人民和东北军部分爱国官兵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协助或领导下,激于民族义愤,纷纷奋起组织抗日义勇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从此开始了局部抗战。在1937年“七·七”事变之前进行的淞沪抗战、长城抗战、绥远抗战,都属于局部抗战。1937年“七...
“8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开始的全国性抗战,“14年抗战”是包含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开始的局部抗战在内的整个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两个概念一直在不同场合、不同角度、不同语言环境下使用,已经约定俗成。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随着思想的解放,史学界出现了抗日战争应以“九一八事变”为...
抗日战争,原来说是“八年抗战”,从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算起,现在已改称作“十四年抗战”:“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是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至日本无条件投降,则为14年,日本当时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战争,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开端。 @赵所生 【抗战胜利日≠日本投降日】某大报头版评论员文章说:“1945年9月3日...
八年抗战,是指中国全面抵御日本侵略的全民族参与的抗日战争。1937年7月7日,日本在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日本士兵失踪,要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开枪射击,并炮轰宛平城,从而爆发了日本全面侵华的战争。这场全面族抗战是从1937年日本发动的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
八年抗战指的是1937年-1945年之间的八年。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遭到中国驻军的严词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卢沟桥事变爆发,拉开了中国全面抗日的序幕。自1937年7月7日开始,中国军民顽强的抵抗日军的侵略,期间国民党军队与日军在正面战场上进行了二十二次大会战,...
“八年抗战”是对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族抗战的肯定和尊重,“十四年抗战”则是对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各派抗日力量和军队的肯定和尊重。两个概念都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贡献的认可和赞扬。但是,如果我们只看“八年抗战”,就会忽略掉1931年至1937年...
其中有一句歌词是“他坚持抗战八年多”,意思是说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抵抗日寇八年多时间。不过在2017年,由教育部发布的一则叫做《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中,明确指出,抗日战争实际上打了十四年之久。此后,所有的教科书都把“八年抗战”改成了“十四年抗战”,并得到了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