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寒性是指植物或生物在面对低温环境时,通过生理、生化或形态上的调整来适应并抵抗寒冷胁迫的能力。这一术语通常涉及细胞内物质积累(如可溶性糖、脯氨酸等)、细胞膜稳定性增强、抗氧化系统激活等具体机制。题目要求补全定义,符合生物学中对抗寒性的标准描述,因此答案是完整的。反馈 收藏 ...
百度试题 题目[名词解释] 抗寒性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指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在生长习性和生理生化方面所具有的对冬季低温的一种特殊适应能力。反馈 收藏
建立使用不同等级NaCl浓度处理法和低温胁迫诱导方法的冷冻胁迫试验。通过测定果树低温胁迫下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等指标,考察果树耐受力,进而评估其抗寒性。 综上所述,果树抗寒性的鉴定方法有冻害观测法、叶片电导率测定法和冷冻胁迫试验法。果树种植者可根据不同的条件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果树抗寒性的判断和...
抗寒性; cold resistance 耐寒性,抗低温性;抗寒性;耐冷性; winter hardiness 耐冬性,抗寒性; 点击人工翻译,了解更多 人工释义 实用场景例句 全部 Cold hardiness is among the highest of the seedless varieties. 抗寒性是其中的无核品种的最高水平.
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具有一定的抗寒性。在北方地区,玉米一般在春天种植,在冬季需要进行一定的管理措施来保护玉米的生长。以下是一些提高玉米抗寒性的方法: 1.采用密植方式种植,使玉米苗木互相保护; 2.垄沟加盖枯草等保温材料,降低土壤温度变化的幅度; 3.及时采摘玉米顶部病叶,减少病原菌的繁殖; 4...
答:(一)植物经抗寒锻炼后,会发生如下的生理生化变化,提高抗寒性。 (1) 植株内含水量下降,束缚水相对增多,不易结冰; (2) 呼吸减弱,糖分消耗少,有利于糖分积累,增强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 (3) 脱落酸含量增加,生长素、赤霉素含量减少,促使植物进入休眠; (4) 保护物质增多,如淀粉含量减少,可溶性糖含量增多,冰点...
抗寒锻炼是指用人工或自然的方法,对萌动的种子或幼苗进行适度的低温处理,以提高其抗寒性。经过抗寒锻炼后,抗性增强,细胞内的糖含量增加,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增大,原生质的粘度、弹性增大,代谢活动减弱。化学控制包括使用生长延缓剂AMO-1618、多效唑,外源ABA处理等,这些方法能提高植物的抗寒性,并诱导...
据在苹果上试验,用该配方提前一周喷雾,苹果的抗寒性比对照提高6~8倍。使用方法 注意做好天气预报,在倒春寒来临前7天左右,用1.8%复硝酚钠水剂2000~2500倍液+99%磷酸二氢钾300~400倍液+0.01%芸苔素内酯2000~3000倍液,对果树全株叶片花、和幼果均匀喷雾,即可达到提高提高抗寒能力,预防倒春寒的影响。...
植物的抗寒性、抗热性 植物的抗寒性 ➢冷敏感植物,也称喜温植物。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命活动需要较高的温度,10~12℃以下温度时就会受到生命活动的伤害。➢对冷不敏感植物,也称抗寒植物。这类植物生长于温带地区,对低温有一定的抵抗力,但在不同种类植物之间有差异;同一植物的抗寒力随着一年中季节性...
植物是地球上最为重要的生物之一,它们在各种环境中生长和繁衍。然而,不同的植物种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所不同,其中一项重要的适应能力是抗寒性。植物抗寒性是指植物在低温环境下能够继续正常生长和发育的能力。本次开题报告将探讨植物抗寒性的相关研究内容。一、植物抗寒性的重要性 植物抗寒性对于植物的生存和繁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