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半年,记者深入扶贫攻坚主战场百色市田东县,蹲点贫困村生活在贫困户家,亲眼目睹贫困现状,体验扶贫干部辛酸苦辣,感受扶贫工作的艰难和复杂,CCTV-7农业节目年度特别节目--扶贫蹲点纪录片“扶贫周记”,展现国家扶贫脱贫的决心和力量。
记者在扶贫一线|新宁县:加快易地扶贫搬迁和扶贫车间建设 记者在扶贫一线 | 讲政策·听民声·话脱贫,吕洞山下“院坝会” 记者在扶贫一线|凤凰:乡村旅游打造脱贫“金钥匙 记者在扶贫一线|湖南和亚:58天建成中洲扶贫车间 成功探索“车间扶贫”致富路 涟源市塘湾村:“贫困户”断崖式清退后无一人上访 点赞1 ...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谭志君不懈努力,当年,红旗村的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得到涟源市委组织部好评,脱贫攻坚成效通过了涟源市扶贫办的实地考核,为实现整村脱贫“摘帽”打下了坚实基础。他自己也因工作出色,被镇党委破格评定为优秀。当记者问他“这样‘折腾’,累不累”时,谭志君淡然一笑:“说不累那是假的。...
涟源隶属于湖南省娄底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属全国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是湖南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近年来,涟源市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大党建”引领“大扶贫”,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狠抓队伍建设,强化责任担当,进一步凝聚党建促脱贫合力,用心、用情、用功,交出了一份漂亮...
1、扶贫故事记者采访纪实五篇【篇一】从吃穿犯愁、要啥没啥到应有尽有,从有病不敢看、一屁股外债到存款几十万元。*镇长发村建档立卡户*,近些年家里发生了巨大变化。有人打趣儿他的老伴儿*,说她有眼光,选了个潜力股。也有人开玩笑,说她嫁入了“豪门”,当了“阔太太”。可*却说,是党的好政策,让他们一...
这是扶贫记者无畏的身影。 在扶贫战场,记者的担当随处可见。 脱贫攻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有许多感动值得铭记,许多故事需要书写。正因此,扶贫记者纷纷自觉扛起了“战地记者”的时代责任。 在新的扶贫政策出台后,是我们在第一时间将权威解读,或诉诸文字、或制成视频,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于扶贫干部...
红网时刻记者 张兴诚 娄底报道 深秋午后的涟源市石马山镇雷峰村,群山环绕,色彩斑斓,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写意画。听说这个曾有贫困户124户397人的村子,近几年在一支女子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2017年就已经实现整村脱贫。10月30日,记者跟随涟源市扶贫办干部,走进了这个小村庄。在离村部不远的地方,随行的扶贫办...
记者在扶贫一线 茁壮成长中的湖南世标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红网时刻记者 张兴诚 通讯员 李志富 涟源报道 辐射带动全镇发展艾草种植,生产车间解决200多人就业,年产值达3600多万元。过去随处可见的野生艾草,如今成了脱贫致富的“香饽饽”。近日,记者在涟源蹲点采访时,感受了一株艾草的神奇力量。在风景秀丽,历史文化底蕴...
我叫周迪,从事记者工作已有八年的时间。今年年初,受组织委派到沿河县土地坳镇沙湾村开展村级督战工作,成为沙湾村脱贫攻坚指挥部的一员,两百多个日日夜夜我用镜头记录基层最真实的扶贫故事。沙湾村全村490户213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3户721人,属于深度贫困村。村里存在旧房拆除不彻底、部分连户路未修通、搬迁户...
从茶山下来后,路过贫困户鄢光的家,鄢光的母亲正在摆弄着自家产的茶叶。她高兴地告诉记者,“想不到年纪大了也能赚钱。”据同行的村干部介绍,工作队来了后,帮她申请了五万元精准扶贫小额贷款,开发了一个茶园,让她每年可以有1万多元收入。“工作队还帮她家申请了危房改造资金。”顺着村干部手指的方向,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