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绵粉蚧寄宿于植物生存,繁殖和生存能力强。常温下世代长25~30天。卵历期为3~9天;若虫历期22~25 天。1龄若虫历期约6天,从卵囊爬出后短时间内即可取食,危害寄主植物;2龄若虫约8天,通常聚集在寄主植物的茎、花蕾和叶腋处取食;3龄若虫需约10天,于龄期第7天开始蜕皮,并固定于所取食部位。扶桑绵...
扶桑绵粉蚧以雌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汁液危害,主要危害扶柔、棉花等植物的幼嫩部位,包括嫩枝、叶片、花芽和叶柄。受害植株长势衰弱,生长缓慢或停止,呈失水干枯状,造成植株的花蕾、花、幼铃脱落;可造成茎叶甚至整个植株扭曲变形,严重时可导致扶桑死亡。扶桑绵粉蚧分泌的蜜露还可以诱...
扶桑绵粉蚧是多食性昆虫,其生活周期为23-30天,成虫体粉红色,表面覆盖白色蜡状分泌物。生殖力强,每年可发生10-15代。在棉田,棉花植株是扶桑绵粉蚧的最佳寄主,棉花的整个生长期都有粉蚧危害,且世代重叠,各虫态并存,棉花收获离田后,粉蚧转移到田间其它寄主上活动。...
扶桑绵粉蚧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导致农作物减产。在农作物上吸食植物汁液,导致植物营养不良,甚至形态畸形,导致作物减产。 2.影响作物的品质。扶桑绵粉蚧吸食后,会在作物表皮上形成一层蜜露,使植物产生蜜露斑痕或者黄化斑痕,使作物品质降低。 3.导致植物死亡。如果扶桑绵粉蚧危害过...
扶桑绵粉蚧是昆虫。以下是几点详细说明:分类明确:扶桑绵粉蚧属于昆虫纲中的同翅目、粉蚧科、绵粉蚧属,这可是昆虫界里实实在在的一员呢!外形特征:作为昆虫,扶桑绵粉蚧有着昆虫特有的身体结构,比如分节的身体和一对对的小腿。生活习性:它原产于北美,喜欢在各种植物上活动,比如棉花和蔬菜,这可是...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又称棉花粉蚧,属半翅目、蚧总科、粉蚧科、绵粉蚧属,该虫属于不完全变态昆虫,两性个体的变态特征差异显著。一般依据雌成虫外部形态进行初步识别。雌成虫卵圆形,浅黄色,足红色,腹脐黑色,被有薄蜡粉,在胸部可见0-2对,腹部可见3对黑色斑点。体缘有蜡突,均短粗,腹部末端4~5...
扶桑绵粉蚧发生区,对调运扶桑、木槿、小叶榕、桑树、棉花、向日葵等植物及可能传带扶桑绵粉蚧的植物产品、包装物品实行严格检疫,一旦发现疫情,就地进行集中除害处理。 在未发生扶桑绵粉蚧的适生区,严禁带有该虫的寄主植物及其产品调入,防止疫情人为扩散。
扶桑绵粉蚧简介 1、名称和分类地位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solenopsisTinsley属同翅目、粉蚧科Pseudococcidae、绵粉蚧属Phenacoccus。粉蚧科昆虫因体表被白色或乳黄色蜡质覆盖物,通称粉蚧。迄今的粉蚧科分类主要以雌性成虫形态特征为依据。粉蚧科全世界已知约220属,1400余种,其中有很多是热带和亚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害虫...
1、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属同翅目、粉蚧科、绵粉蚧属。该虫原产北美,1991年在美国发现危害棉花,随后在墨西哥、智利、阿根廷和巴西相继有报导发现。2005年印度和巴基斯坦有发现,对当地棉花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2、近年来在我国广东等省局部地区发现有该生物为害棉花和蔬菜。为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