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校根据学员的不同需求,设有扫盲班、初小班、高小班和初中班。1950年,全县有624个冬学识字班,学员人数达到22,075名。1952年,县里成立了扫除文盲办公室,共有120余名扫盲教师。1955年,县里成立了扫除文盲协会,并推广了安居乡永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经验,全县的文化学习运动达到了高潮。这一年,全县有79,974名农民参加...
各区村均设立相应机构,由专人负责,各村小学教员协助工作,在全县近300个村庄开展了大规模的扫盲运动。是年冬,县政府发出关于开展冬学的指示,冬学在全县展开,区由文卫干事和扫盲联合校长具体领导,乡由乡文委会领导;村设校部,由村主任吸收文教、民兵、共青团、妇联、...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扫盲运动。各地兴办冬学、民校、工人文化补习学校,教育主体以干部和工农为主,学习内容包括最基础的识字、思想政治以及职业教育。1949年到1956年间,扫盲运动共扫除文盲2076.2万人。据此可知,扫盲运动( ) A. 适应了国家建设的需要 B. 健全了国家教育体系 C. 培养了大批高科技...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扫盲运动。各地兴办冬学、民校、工人文化补习学校,教育主体以干部和工农为主,学习内容包括最基础的识字、思想政治以及职业教育。1949年到1956年间,扫盲运动共扫除文盲2076.2万人。据此可知,扫盲运动() A.适应了国家建设的需要B.健全了国家教育体系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甘宁边区政府在根据地开展冬学、民校识字等扫盲运动,并将“狼牙山五壮士”等抗日英雄故事用曲艺、诗歌等形式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做到家喻户晓。这些举措意在( ) A.扩大共产党的群众基础 B.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 C.提高群众的民族意识 D.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 23-24高二下·山东德州·期中 查看...
1957年,浙江省兰溪县冬季扫盲运动掀起高潮,入学人数达到2.34万人,出现了“村村有民校,处处读书声”的农民业余文化学习的热潮。这一现象( )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B.加快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 C.反映了“左”倾错误扩展到教育界 D.适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23-24高三上·山西晋中·阶段练习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