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开始,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先后发出了一系列有关“扩红”的政策和决议,为“扩红”运动指明了方向。 1932年9月20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第十五号训令《关于扩大红军问题》指出:“红军的来源应该是:苏区广大劳苦群众;白区的工人群众...
“扩红”运动 1932年到1934年在革命根据地开展的扩大红军有生力量的运动。三大起义(即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以后,中国工农红军进入创建时期。为了不断扩大红军有生力量,保卫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多次进行大规模的扩军运动。动员青年参加红...
中央苏区扩红运动的方式方法 1931年12月25日,苏区中央局在瑞金作出《扩大红军问题决议案》,称必须扩大中国革命的主要柱石——工农红军,因此扩大红军的工作成为党目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要完成扩红任务,不能再像以往光靠红军自身去做,而要使之成为地方党部和一切群众团体的经常工作,充分激发广大翻身农民参加红军的...
由于扩红运动是苏区红军增加兵源的重要手段,因此苏区党和政府都将这一运动当成一项严肃紧迫的任务来对待。然而,这项任务又不可用命令主义的手段来完成,相反,它必须有能够鼓动苏区人民参加红军的热忱与觉悟的动员方式,这是扩红运动中所反映出的社会动员的基本方面。地方武装整体加入红军,一方面反映了苏区社会变迁后的...
“模范兴国”的扩红运动 在国家博物馆内,珍藏着一面留有岁月痕迹的红色奖旗。奖旗宽70.5厘米,长112厘米,上面写着:为争取永久的模范县而斗争——奖给红色五一扩大红军的模范兴国县,落款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这是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于1933年授予江西省兴国县扩大红军运动(以下简称“扩红”)的优胜奖旗。
在扩红运动中,各种聚会成了宣传的主阵地,为了使群众能够了解,需要运用他们能够接受的宣传形式,因此,民歌队、新剧团等应运而生。“那时到处都是标语,到处都唱山歌,宣传动员当红军,当地青年决心很大,要去当红军打倒反动派、保卫苏维埃。” 扩红工作的组织化。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组织处于一种松散的状态,苏维埃政权的...
【名词解释】扩红运动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1933年5月至9月,中央苏区掀起的一个扩大红军的高潮。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为着革命战争的需要,中央政府于5月1日发出扩大红军1万人的号召,立即得到了苏区群众的响应。11日,兴国模范师全师加入红军。在红五月扩红动员中,江西共创造4个师。8月,红军工人师...
从此,中央苏区不断掀起扩大红军高潮,形成波澜壮阔的扩红运动。瑞金作为赤色首都、中央直属县,在历次扩红中都走在各地前面,成为扩红模范县。瑞金广大劳苦群众以“踊跃参加红军,保卫胜利果实”为光荣,互相竞赛、互相激励。妇女们唱起《送郎当红军》《十送郎》等红色歌谣,手捧鞋帽手巾等慰劳品,动员鼓励男子当红军。放学...
扩红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早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经验教训,其中一条便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大革命失败以后,险恶的环境和复杂的局面使共产党人逐渐懂得了“枪杆子”的重要性,在反“围剿”中消灭了大量的国民党军队,但也造成了自己不小的损失,这是中央苏区扩红运动的根本原因。
兴国模范师集体报名当红军的举动在全苏区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有力推动了扩红运动。不久后,博生(宁都)团、石城团、公略团(东固)、胜利模范师、瑞金模范师等应运而生,纷纷组建并加入红军,成为中央苏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同年6月,中共中央局等领导机关嘉电,称赞:“这一英伟的壮举,是革命历史上一页灿烂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