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钵僧舞本是伊斯兰教毛拉维教派的男信徒们每周五晚在礼拜式上跳的圆舞,基本动作很简单,就是无休止地旋转,但每次旋转的时间却长达30到60分钟,令人瞠目。简介 类别:表演艺术,礼仪与节庆活 起源 Mevlevi是苏菲派的苦行修士会,于1273年在康尼亚创立,并从那里传遍奥特曼帝国。今天,全世界许多土耳其社区仍有苏菲派...
托钵僧舞本是伊斯兰教毛拉维教派的男信徒们每周五晚在礼拜式上跳的圆舞,基本动作很简单,就是无休止地旋转,但每次旋转的时间却长达三十到六十分钟,令人瞠目。 2008年,土耳其托钵僧舞蹈仪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旋转的修行者 旋转舞又称作托钵僧舞,源自伊斯兰教苏菲派的苦行修士会。旋转舞最初作为宗教仪式在教派内流传,并不对外,直到托钵僧舞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被广为流传。 孔亚Konya 是土耳其旋转舞的发源地。在土耳其当地,以跳旋转舞为生的舞者也十分稀少,要成为好的舞者,或是修行者,其精神信仰必须是绝对忠诚的。
托钵僧舞蹈的艺术特点:1、融合波斯、阿拉伯、拜占庭、奥斯曼、中国文化和西方文明的融合过程。2、舞蹈动作精致细腻、紧凑灵活。3、舞者沉着自若又生生不息,带领观众进入曼妙的舞蹈王国。2006年9月27日,埃及首都开罗的一个斋月特别演出中,托钵僧舞者舞动着长裙,不停地旋转。托钵僧舞发展自有700年历史的...
直到上世纪50年代,才重新恢复。到了90年代,埃尔巴坎执政,对宗教约束的松懈,使得一些私人团体再度出现,这些私立团体希望能重建原有的精神和该舞蹈仪式的隐秘特色。 2005年,托钵僧舞蹈仪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孔亚Konya的阿拉丁清真寺,梅乌拉那博物馆展示了世界著名的旋转舞,也称托钵僧舞,这是梅夫拉那,土耳其伟大的哲学家,以旋转舞闻名于世的创始人杰拉尔丁·鲁米所创立的教派仪式。每年有150万人前来朝圣,以追求与神的对话。旋转舞源自伊斯兰教苏菲派的苦行修士会,最初作为宗教仪式在教派内流传,并不对外...
外代,2017年12月18日 (外代二线)土耳其托钵僧舞蹈 12月16日,在土耳其科尼亚文化中心,舞者表演托钵僧舞蹈。 土耳其旋转托钵僧舞具有800年历史,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托钵僧舞通常由表演者通过不停旋转进行表演,每次旋转的时间长达30到60分钟。 新华社/欧新 ...
土耳其的托钵僧旋转舞,一刻不停的转一个小时,说是舞蹈,不如说是一种仪式,但又很像一种虔诚的苦修,舞者沉醉其中。 无论是音乐还是舞蹈,都弥漫着一种悲伤的气氛 - ^ _ ^于20220221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950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Mevlevi,一个创立于1273年的苏菲派苦行修士会,在康尼亚诞生并迅速传播至奥特曼帝国。时至今日,土耳其各地的许多社区仍保持着苏菲派苦行修士的传统,而康尼亚和伊斯坦布尔尤为活跃和著名。托钵僧舞蹈仪式,作为这一传统的一部分,尤为引人注目。仪式上的核心环节是圈舞表演,以及“阿音”的演奏。作为特别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