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州歌》,唐代盖嘉运五言绝句。这是春闺望夫诗,正面似写儿女情,实则却写征妇怨。诗意连绵,环环相扣。内容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本作的韵脚是:啼、西;可"四支五微八齐十灰[半]"通押。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敲打树枝,赶走树上的黄莺,不让它在树上乱叫。它清脆的叫声,惊醒了我的梦,害得我在梦中不能赶到辽西,与戍守边关的亲人相见。注释①辽西:古郡名,在今辽宁省辽河以西地方。②妾:女子的自称。③莫:不。赏析 这首,语言生动活泼,具有民歌色...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出自唐代:金昌绪的诗的《春怨/伊州歌》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怀人闺怨唐诗三百首 《春怨/伊州歌》金昌绪 古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我敲打树枝,赶走树上的黄莺,不让它在树上乱叫。 它清脆的叫声,惊醒了我的梦,害得我在梦中不能赶到辽西,与戍守边关的...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小题1】两首诗分别表现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小题2】这两首诗在写法上有其共同点,那就是“无理而妙”——看似无理,却自是妙语。请分别指出两首诗中无理...
三年级诗词‖《春怨》唐·金昌绪《春怨》唐·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赏析】《春怨》是唐代诗人金昌绪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运用层层倒叙的手法,描写一位女子对远征辽西的丈夫的思念。【注释】⑴春怨: - 小泽爱朗读于202403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春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1 】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这两首诗的体裁都是绝句,不同的是金诗是五言绝句,刘诗是七言绝句。题材上金诗是闺怨诗,刘诗是宫怨诗。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完善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敲打树枝赶走了树上的黄莺,不让它在树枝上不停鸣叫。它的叫声会惊破我的好梦,不能到辽西与戍守边关的亲人相见。 注释辽西:古郡名,在今辽宁省辽河以西地方。妾:女子的自称。莫:不。 参考资料: 1、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出自唐代诗人盖嘉运的《伊州歌》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赏析 这是春闺望夫诗。正面似写儿女情,实则却写征妇怨。诗意连绵,环环相扣。首句写“打起黄莺”,次句写“打起”的原因是“莫教啼”,三句写“莫教啼”的目的是不使其“惊妾梦”,四句又写“...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案:(1)思念丈夫的女子;在家的女子对远在边关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2)第一首,以打起枝头的黄莺这一细节,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女子和丈夫只有在梦中可以会面,而黄莺的啼叫切惊醒自己的好梦。第二首,写女子手提竹笼切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