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大部分遭遇产品兑付困难的投资者,都会或多或少地获得产品兑付的资金,即打破刚兑后仍然能够兑付,只不过不再能享受“到期即全额还本付息”的“优待”而已。而且一般情况下,提供服务的财富管理机构越靠谱、推动资产重组和资产处置的能力越强,投资者最终获得全额兑付的可能性就越大。三、打破刚兑后,选一...
“保险行业‘打破刚兑’,或许是未来行业的长期趋势。”对于消费者保险产品选择方面,北美准精算师、精算视觉主理人牟剑群(Alex)建议,对于已经卖出去的保单,消费者大可不用担心其安全性,大家也无需因为焦虑而提前去退保。但是对于未来要买的保单,建议消费者选择财务实力强大、经营稳健的公司。投保人的困惑与纠结 在...
先从我们最关心的,“保险是不是要打破刚兑了?”开始聊。文件中第五条最后一句提到:规范保险产品设计和利益相关方权利义务,研究完善与风险挂钩的保单兑付机制。就这一句话,就被无良媒体解读成了未来大概率要打破刚兑。这句话中的“风险”意指投资中的风险,以及保险公司破产后的风险。先说投资中的风险,随着经济...
正确认识“打破刚兑” 理性购买理财产品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 2022年1月1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简称《资管新规》)正式实施。《资管新规》明确了金融机构不得对理财产品进行保本保收益承...
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打破保单刚兑会对保险业的公信力造成影响,这是个非常谨慎的事情;另一方面,目前《保险法》修订还处于讨论和建议的初级阶段,尚未有完整的条例和具体规定,也并未公开征求意见。而且从立法到落地,还有很长的流程要走,能不能落实也不能确定。刚性兑付或被打破?业内人士:仍然保持谨慎态度 ...
参考其它国家已经出现了为保持保险行业稳定而打破刚兑的先例。因此,保险业为保持整体稳定性而在特定情况下打破刚兑,似乎也是一种趋势。打破固定高收益势必冲击行业长期共识,所以必须要想办法打破保险刚兑的传统观念,这既是必要的风险教育过程,也是推动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积极举措。打破刚兑预期下,保险公司和客户需要重新...
资管新规的核心原则是统一监管标准,打破刚兑,限制杠杆,充分信息披露,以防范风险。目前,中国金融机构资产管理规模超过百万亿,资管新规对于银行理财业务影响较大,主要涉及净值化管理和不允许产品多层嵌套。不过,在净值化管理层面,资管新规也稍作放松,并未一刀切,鼓励以市值计量所投金融资产,同时考虑到部分资产尚不具备以...
“打破刚兑”是金融领域的一个术语,指的是在资产管理过程中,不再承诺向投资者保证本金及约定收益的情形。具体来说,当底层资产出现亏损而导致管理人在正常情况下无法向投资者兑付预期收益甚至投资本金时,管理人不再承诺向投资者“还本付息”,而是根据资产管理计划的实际情况向...
在魏晨阳看来,打破刚兑预期下,保险公司和客户需要重新建立新的共识。而这意味着要建立起对保险行业的风险观念。徐婷婷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市场当前对保险业可能“打破刚兑”的讨论更宜视为一种信号与警示,体现出寿险行业面临的利差损及风险问题,同时也提醒普通投资者——任何金融产品本身都是存在风险的。“从...
保险业内人士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保险公司未来打破刚性兑付的传闻甚嚣尘上,2022年10月通过的《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似乎也提前为这一可能性打过预防针,但绝大多数业内人士对于打破保单刚兑仍然保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因为保险公司破产具有严重外部性影响,可能降低公众信任度、减少保险需求等,因此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