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战场上的风吹草动都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志愿军老战士关云庆是钢铁运输线上的一名卡车司机。1950年,为保卫前线供给,新婚不久的他,自愿报名赴朝鲜支援。在电影《上甘岭》的开头,一辆辆运输卡车穿过战区,卡车上插着树杈用以遮蔽,炮火就在卡车边落下、炸响,可卡车前进方向却一直不变,车队直直驶向上甘...
如今这支因战而生、为战而建、向战而行的汽车兵部队,已将“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精神融入血脉。 某汽车运输旅四级军士长 李洪亮:就是在血淋淋的历史中的一些战斗,然后学习,就该怎么去研究在战场上这个运输保障任务,比如说我们这个涉水路,还有我们这个8字路,这些都需要我们熟练掌握,就跟战场上每一...
钢铁意志铸就“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据不完全统计,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铁道兵共抢修桥梁2294座次,延长128公里;抢修便桥便线延长127公里;抢修线路14691处次,延长1003公里;抢修隧道122座次;抢修车站3648处次,延长161公里;新建铁路212.86公里,创造了“人在路在、人在桥在、国在家在山河在”的...
钢铁意志铸就“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据不完全统计,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铁道兵团共抢修桥梁2294座次,延长128公里;抢修便桥便线延长127公里;抢修线路14691处次,延长1003公里;抢修隧道122座次;抢修车站3648处次,延长161公里;抢修通信线路20994条公里;新建铁路212.86公里,创造了“人在路在、人在桥在...
听着爷爷的讲述,我仿佛看见了年轻的他在战场上冲锋的样子。爷爷是朝鲜战场上成千上万铁道兵中的一员,他们舍身忘我、热血无畏,筑起敌人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有力保障了前线将士物资需求,最终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王佳君)↑2021年,乡镇工作人员来家中慰问时给爷爷拍摄的照片。出品人:李学勇、...
建设钢铁运输线,首要任务是建立兵站线和保障公路运输畅通。在东北军区后勤会议上,军区副政委李富春形容这时的兵站线是“豆腐线”、“麻绳线”,意思是一打就断。针对这一情况,后勤部门在兵站布局上采取了分散、纵深、梯次的网状部署。为使汽车运输突破敌严密的空中封锁,后勤部门还创造了防空哨制度,解决了夜间行车的...
筑成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据不完全统计,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铁道兵团共抢修桥梁2294座次,延长128公里;抢修便桥便线延长127公里;抢修线路14691处次,延长1003公里;抢修隧道122座次;抢修车站3648处次,延长161公里;抢修通信线路20994条公里;新建铁路212.86公里,创造了“人在路在、人在桥在、国在家在...
为粉碎美军的“绞杀战”,解决战场运输问题,我军采取了一系列超常措施,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顽强毅力,构筑起“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有力支撑了整个战场运转,成为我军后勤建设一切为了打仗的生动写照。为什么说后勤建设越来越成为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孙子兵法·作战篇》中有这样一段话:“凡用兵之法,...
建立起了“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粉碎了美军的“绞杀战”,保障了前线作战的物资供应,在斗争中建成的“钢铁运输线”,保障了志愿军人员、物资源源不断运往前线,对取得抗美援朝作战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北斗融媒客户端 原标题:《【英雄赞歌】打不断 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1965年春夏之交,六十三团奉命集结江西准备去援越抗美,团部机关和部分营、连驻扎在江西清江樟树镇,开展军事训练、政治教育和学习出国注意事项等。1965年9月团机关军列驶离樟树镇赴越参战。在三年半的援越抗美战斗中,六十三团的主要战绩就是创造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六十三团配属二师在东线作战。由二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