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扒龙舟是广东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在端午节期间举行。广州市坐落在北回归线上,北靠南岭,濒临南海,扼珠江流域西、北、东三江汇合出海之咽喉·,水网交织,汇通大海。起源 广州扒龙舟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汉,广州早期赛龙舟只是一种宫庭活动,南汉后主刘龚(958--971年在位)当年在广州城西疏浚“...
泉州扒龙船习俗(笋江),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民俗,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泉州扒龙船习俗(笋江)兴盛于清末民初。“扒龙船”,古称“竞渡”,又名赛龙舟,由多人坐在形状如蛟龙的长舟上集体划桨,多船相互竞赛。竞渡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仪式。泉州扒龙船习俗(笋江)中的请龙、祭神等...
第四步,选拔划手。每次龙舟“扒标”前,村(社区)就会从本地青壮年中选拔划手,还要进行长时间的训练。划手来自各行各业,但由于时间更宽裕的“房东”出勤率较高,所以“房东”成了划手的最佳人选之一。久而久之,划龙舟也被戏称为“房东的运动”。第五步,竞渡扒标。和中华龙舟大赛22人的标准龙不一样,...
潮汕扒龙船是广东省的传统民俗活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端午节。端午,又名端阳、端正、重五、重午、午日、天中、天长、地腊等。潮汕的龙舟有“假龙”和“真龙”两种,“假龙”是一种双头尖的“公鸡船”,或称无头臼,没有龙首和龙尾。“真龙”则是有龙头、龙颈、龙身和龙尾的龙舟,船腹和船舷...
广东的龙舟竞渡是当地影响面最广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而东莞有着全国时间最长的龙舟月和最热闹的龙舟氛围,当地人称龙舟竞渡为“扒(pá)龙船”(“扒”在粤语中有划的意思)。 东莞赛龙舟、龙舟制作技艺,均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今天(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也是东莞市龙舟锦标赛举行的日子(该项赛事一般隔几...
湖北一艘龙舟侧翻 致1人死亡 据央广网消息 6月8日 湖北黄梅县分路镇西河水域 群众自发开展的端午划龙船活动中 一艘龙船侧翻造成多人落水 经现场应急队伍施救 落水人员全部获救上岸 其中一名伤者 杨某(男,57岁)被紧急送医后 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重庆秀山龙舟训练翻船致3死 多人未穿救生衣 据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
《中国民间剪纸集成·佛山卷》一书中,展示了一张民国时期的扒龙舟剪纸精品。 这件作品属衬色剪纸,色彩鲜艳,以红、黄、金色为主,画面充满了喜庆之感,四个船手手握船桨,奋力前行,“龙舟”非常华丽,充满仪式感的罗伞与旗帜迎风飘动。在艺术上,作品借鉴民间传统美术的二维构图法,将龙舟活动场景以线条化绵密...
佛山叠滘无疑是今年端午扒龙舟的“流量之王”。不仅登上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端午当天更是通过新华社官方抖音号直播,霸榜抖音等各大平台热搜,累计吸引全网近34亿人次围观,带动佛山热度大涨100%以上,整个端午假期来佛外来人员超过1000万人次。叠滘与其它“网红”城市不同的是,它只是一个小区域,集中在一条蜿蜒...
端午节(扒龙舟)是一种与端午节相联系的传统水乡民俗。明清时,广东官方和民间的端午节赛龙舟活动已很普遍。1994年,广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把端午节定为龙舟节。目前,民间传统的扒龙舟活动主要在广州天河区、荔湾区、海珠区、番禺区、增城区、黄埔区等地流传。广州扒龙舟习俗主要包括有起龙、采青、趁景、斗标、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