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主义是16世纪晚期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其主要特点是追求怪异和不寻常的效果,以变形和不协调的方式表现空间,以夸张的细长比例表现人物。 在文艺复兴晚期,很多艺术家盲目模仿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多纳泰罗等大师的作品,并没有自己的风格和主见,这种情况大约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历史学家称这段时期的艺术为手法...
2】 建筑面向城市的立面,采用三段式,中间一段利用巨柱的形式; 3】 进一步将柱廊建造成具有力度、严谨的形式特征,并且形成强烈的光影效果,甚至为了强调柱廊的效果,采用双柱的形式,体现出从手法主义到巴洛克时期建筑语言的转换; 4】 立面具有非常清晰的比例关系:中间与两侧的关系,三段式的形式相比文艺复兴时期更加辉宏...
📚🔍 在这座图书馆的设计中,米开朗基罗巧妙地将古典元素与自己的雕塑艺术结合,创造出了独特的手法主义风格。🎨🌀 他的设计打破了古典建筑的规则,使得整个空间充满了动感和活力。这种“滥用艺术法则”的做法,后来被称为“手法主义”,并影响了许多后来的建筑师。🌀🌉 米开朗基罗的这种建筑风格,虽然整体上保持...
自20世纪开始,“手法主义”一词又被大量使用,不过已经与之前的含义完全不同。在先锋派艺术的鼎盛时期,对某些以16世纪的象征性语言为特征的反古典价值观,人们产生了全新的兴趣:对自然的背离,对现实的超脱,古怪的、内心起伏的、独树一帜的艺术家们的内心倾向。在此之前,这些东西很少被人关注,也几乎没有人去研究,...
1. 手法主义是16世纪晚期在欧洲兴起的一种艺术风格,它追求奇特和不寻常的效果,例如通过变形和不协调的手法来表现空间,以及使用夸张的细长比例来描绘人物。2. 在建筑史上,手法主义特指1530年至1600年间意大利某些建筑师的作品,这些作品中展现出前期巴洛克风格的倾向。
手法主义名词解释 手法主义名词解释:是16世纪晚期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其主要特点是追求怪异和不寻常的效果,如以变形和不协调的方式表现空间,以夸张的细长比例表现人物等。建筑史中则用以指1530年至1600年间意大利某些建筑师的作品中体现前期巴洛克风格的倾向。
💔 手法主义建筑的冲突性和悲剧性常常是通过古典柱式体现的,我们也可以说其二元的形式是人格化元素重新引入的结果。15世纪风格的建筑师们已经轻易地解决。16世纪的最后十年,涌现出了对于明确形式的新需求。一个庞大的主导秩序和一种新的目标明确的空间动态感开始得到了应用。这些倾向在米开朗琪罗,维尼奥拉和帕拉第奥...
“手法主义(manierismo)”一词和形容词“矫揉造作的(amm-anierato)”“矫饰的(manierato)”“手法主义的(manierista)”在18世纪被广泛使用[我们可以参考路易吉·兰奇的《绘画史》(Storia pittorica,1789)],它们是“手法(maniera)”一词的贬义用法,被贝洛里直接使用,用来指代16世纪和17世纪时使品味退化的行为,这...
手法主义建筑,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之后自米开朗基罗至16世纪末的一种建筑风格。简要介绍 主要特征是舍弃文艺复兴盛期追求理想的和谐统一,主张形式的灵活和复杂多样并运用夸张等手法追求不寻常的效果,被看成是文艺复兴建筑向巴洛克建筑的过渡。在16世纪曾影响法国、西班牙,以及北欧一些国家。代表作品 手法主义建筑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