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事实可以证明手机与脑瘤关联不大:从1985年到2010年这25年里,美国使用手机的人数从24万激增到3亿,增加了很多,但得脑瘤的人数却没有明显增加。 总的来说,虽然手机被列为2B类致癌物,但这并不意味着手机使用会直接导致癌症,但还是要...
但最近一篇有关手机辐射的文章打破了她的平静。文中提到,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手机已被正式列为致癌物质。这一消息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让陈女士心生担忧。她开始反思自己每天长时间使用手机的习惯,不禁疑虑:长时间紧贴手机,自己是否也正置身于健康的危机之中?在我们身边,有多少人和陈女士一样,每...
先前早就有消息,在世界卫生组织旗下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曾把手机定为可能致癌的物品,并与神经胶质瘤中一种叫做脑癌的相关,对于其他癌症与手机的关系还无法确定。不过,大家也不用一刀切,因手机的癌症级别为2B类的,也就是说对癌症会有一些风险,并不意味着手机一定会致癌,至于手机辐射会增加致癌风险。目前也没有任...
基于多项流行病学研究,世卫组织将手机辐射列为“2B类致癌物”,尽管目前证据尚不完备,但已足够引起我们的警惕。此外,手机对人体的危害远不止于潜在的致癌风险。长时间使用手机还会对我们的睡眠、视力乃至心理健康造成显著影响。例如,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这是一种调节人体睡眠节律的重要激素。睡...
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手机辐射归类为2B类致癌物,这意味着手机辐射与致癌可能存在某种联系,但目前的证据并不足够充分。同一类别中还包括一些其他物质,如炭黑、汽油、沥青、银杏叶提取物等。因此,手机辐射是否致癌仍然是一个科学...
前不久,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手机定义为“可能致癌”的物品,称其与神经胶质瘤(一种脑瘤)有关联。这也是世卫首次为手机辐射定性。一时间,人们对手机辐射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WHO估计目前全球有50亿手机用户,早在去年中国的手机用户就已突破7亿。手机普及率越来越高,有关手机辐...
然而,这样亲密无间的手机伙伴,可不是像表面那样可爱无害的。 最近,一篇《美国癌症学会:手机是随身携带的“致癌物”!》的文章在网上火了。文章中说,最近,美国癌症学会(ACS)在官方网站发布了一篇文章,建议减少儿童使用手机等电子屏幕类设备的时间。(图片来源:ACS官网截图)美国癌症学会指出,已经有研究...
手机致癌:从怀疑到确认 早在几年前,关于手机辐射是否致癌的争议就一直没有停息。虽然不少专家和机构曾表示,现有的科学研究尚未能明确证实手机辐射与癌症之间的直接联系,但世界卫生组织却将手机列为了“2B类致癌物”。这意味着,手机辐射可能对人类有致癌作用,但证据尚不充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认。
所以,此研究还不能作为有力的证据证明年轻人更容易受到手机辐射的影响。第一个儿童研究CEFALO研究16发表于2011年,是一个包含丹麦,瑞典,挪威和瑞士四国的多中心研究。研究对象7~19岁。结果并没有发现手机使用可以导致脑癌发病率升高。但是Hardell等则认为能够从CEFALO的数据中发现一些支持手机使用可以脑癌发病率升高的...
手机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可能致癌物。因此,在儿童生长发育期间,特别是在母亲怀孕的时候,家长应该注意避免接触电离辐射,减少电磁辐射的影响,例如远离使用中的微波炉,减少手机和电脑的使用等,从而降低儿童患癌的可能性。专家简介 杨学军,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