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诗人所言,“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所见》正是一部反映诗人追求纯真、回归自然本性的佳作,它以田园为舞台,牧童为主角,演绎了一段关于童真、自由与和谐的田园牧歌,留给读者一份恬静淡然,又意味深长的审美享受。 诗人简介 袁枚(1716年—1798年...
《所见》 作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注释】 1.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2.振:振荡;回荡。说明...
诗中通过牧童的动作和神态变化,展现了牧童天真活泼、机智灵活的性格,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振荡在树林间。他突然想捕捉鸣叫的蝉,于是闭口站立,一动不动。这一幕幕生动的场景,仿佛就在我们眼前。📝以下是《所见》的拼音和解析: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0 0 发...
关于所见的诗词有《所见》,《夜书所见》,《舟夜书所见》,《七哀诗三首·其一》,《读书有所见作》,《丽人行》,《山石》,《定情诗》,《四安道中所见》,《齐人画礼器》,等...
所见(牧童骑黄牛)【作者】袁枚 【朝代】清朝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译文 注释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句平平而起,不着痕迹。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
《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清)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图片源自网络) 《阮郎归 舟中赋所见》 陆文圭(宋) 风吹一捻柳腰轻。春柔力未胜。眉儿喜学远山青。终朝画不成。娇滴滴,笑盈盈。雏莺叶底声。花梢雨过夕阳明。无情渐有情。 (图片源自网络) 《湖上书所见》 王冕(元) ...
本视频由凯文学古诗提供,视频内容为:所见(清·袁枚)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有0人点赞,0次播放,0人对此视频发表评论。度小视是由百度团队打造的有趣有收获的专业小视频平台。
《所见》清-袁枚-带拼音,带译... 展开 @是多多呀创作的原声一是多多呀(原声中的歌曲:3岁入门14-所见-宝宝巴士) @是多多呀创作的原声一是多多呀(原声中的歌曲:3岁入门14-所见-宝宝巴士) @是多多呀创作的原声一是多多呀(原声中的歌曲:3岁入门14-所见-宝宝巴士) ...
所见[___]袁枚___,___。意欲捕鸣蝉,___。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清;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袁枚的《所见》。诗中描绘了牧童骑着黄牛,在树林中唱歌,想要捉蝉,却突然闭口站立的场景。全诗为: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反馈 收藏...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是这首诗的注解: 1.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2. 黄牛:这里指水牛。 3. 歌声振林樾:形容牧童的歌声嘹亮,振动树林。振,震动。樾,树荫。 4. 意欲:心里想要。 5. 捕鸣蝉:捕捉正在叫的知了。 6. 忽然:表示情况突然变化。 7. 闭口立:立刻停止唱歌,闭上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