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CARE框架标志着房颤管理从单一的治疗转向综合护理的全面升级。这一理念强调了不仅要通过药物和手术控制房颤,还要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定期监测和患者教育,提升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未来展望:房颤管理的个性化与创新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未来房颤的管...
一系列合并症与房颤(AF)的复发和进展相关。管理这些合并症对于成功实施房颤患者的其他护理措施也是至关重要的,已有证据表明,高血压、心力衰竭、糖尿病、肥胖症和睡眠呼吸暂停等合并症的管理,以及改善身体活动和减少酒精摄入等生活方式的改变,都对护理效果有帮助。...
1. 房颤的定义、分类与分期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以快速且不规则的心房电活动为特征。根据持续时间,房颤可分为阵发性、持续性、长期持续性和永久性四种类型。2. 老年房颤的临床特点 房颤在老年人群中尤为常见,与多种心血管和非心血管疾病相关。老年房颤患者常伴有多种共病,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3. 房颤...
本次《指南》主要的更新点是制定了“CARE”路径,以优化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患者的综合管理。其中,相较于上一版指南的“ABC”路径,《指南》新增了“E”(评估与动态再评估)作为心房颤动综合的重要方面,突出以患者为中心的多方面、多学科管理模式。 在“C”共病及风险因素管理方面,着重强调了7个因素(高血...
近期,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组织专家,共同制定了《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为此,有幸邀请到本共识核心专家组成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刘少稳教授对本共识进行解读,以飨读者。流行病学及危害 •2003年35~85岁人群中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病率为0.61%。•...
《2024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解读(十五)房颤的筛查和预防 《2024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解读(十五)房颤的筛查和预防 本文是姜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这一路径具体包含四个方面:共病及风险因素管理(C)、预防卒中及血栓栓塞(A)、室率与节律控制(R)以及评估与动态再评估(E)。指南强调,临床医生在诊治房颤患者时,需注意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衰等共病的情况。 …
对于处在 1、2 期的房颤患者,新指南建议存在房颤风险的人群可使用能长期监测心律的器械来筛查房颤,包括反复间歇性/连续性 ECG、可植入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等。 亮点二 房颤管理:改善生活方式和控制危险因素是房颤管理的支柱 新指南强调,改善生活方式和控制危险因素是房颤管理的支柱,可以预防房颤的发生发展并改善不良预后...
AF-CARE中的[C]专注于有效管理风险因素和共病,以限制房颤的复发和进展,也有证据表明它们可以被针对以预防房颤。下面为高血压、心力衰竭、2型糖尿病、肥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体力活动和酒精提供了可用数据,尽管也可以针对许多其他风险标记。每个因素对房颤的可归因风险的更多信息在在线补充数据中提供。10.5.1....
手术方法高效治疗房颤 房颤的治疗方法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并且在不断创新研发之中。目前我国对于房颤的主要治疗手段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五到十年前,房颤的治疗以传统的口服药物为主,但这只是保守疗法,并不能根治房颤。目前,对于房颤频繁发作、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经医院检查身体符合条件后,完全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