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官职> 户口使 使职名。唐玄宗开元十二年 (724) 始以宇文融充诸道安辑户口使,天宝四载 (745) 又以王鉷为勾当户口色役使, 皆掌勘查逃户, 核准户籍。 官名。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始以宇文融充诸色安辑户口使,天宝四载(公元745年)二月,又以户部郎中王鉷为勾当户口色役使。
历史官职> 安辑户口使 使职名,亦称户口使。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置,以宇文融除御史中丞充诸色安辑户口使,括得客户八十余万,征籍外田税钱数百万,朝廷多异议。天宝四载(745)以户部郎中王鉷加勾当户口色役使。 安辑户口使相关 一品 一王 一卿 一命 ...
2.唐朝中后期设置许多差遣使职,如户口使、租庸使、转运使、盐铁使、度支使等,分别负责一方面的政务。宰相大多兼领一种或者多种使职。这种做法有利于A A.提高行政效率 B.削弱专制皇权 C.改善监察效果 D.巩固三省制度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本题考查唐朝的有关知识。A.根据材料中“唐朝中后期…使职...
贞观十七年,因地方大旱,朝廷派遣十七道巡察使巡查地方。此外,唐前期还设有诸道采访使、观察使、宣慰使、市舶使、海运使、户口使等几十种官职。这种措施的盛行,表明( )。A: 唐朝地方体制存在严重弊端B: 唐代统治者分散了地方的权力C: 唐代重视地方制度的建设...
奇葩一家:大哥无户口使二弟,赴火查档真“好”哥,本视频由天真说影视提供,0次播放,好看视频是由百度团队打造的集内涵和颜值于一身的专业短视频聚合平台
父母为我申请户口使我的权利还是义务 2024-09-02 03:20:32 知识与热点类问题 父母为子女申请户口是父母的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七条的规定,婴儿出生后一个月以内,由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向婴儿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这表明父母作为婴儿的抚养人,有义务为其申请户口.户口是记录...
《实施方案》明确,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其中包括,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人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确保外地与本地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标准一视同仁;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I型大城市落户条件。这意味着对于全国绝大多数城市来说,都将...
根据材料“贞观十七年,因地方大旱,朝廷派遣 十七道巡察使巡查地方。此外,唐前期还设有诸道 采访使、观察使、宣慰使、市舶使、海运使、户口 使等几十种官职”可知,唐代前期在地方设置的这 些官职都不是固定的常设职务,所以其目的不是为 了分散地方的权力,而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 制度建设,故C正确; D. ...
“元(玄)宗事夷狄,戍者多死,边将讳不以闻,故贯籍不除。天宝中,王鉷为户口使,方务聚敛,以其籍存而丁不在,是隐课不出,乃按旧籍,除当免者,积三十年,责其租、庸,人苦无告,法遂大弊。”下列项中,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户籍管理的混乱直接原因是安史之乱 B. 频繁的对外战争是租庸调破产...
而后又对主管官员提出“所在与官僚及百姓商量”“量事处分”等具体要求,无不鲜明体现了“务令安辑,勿使劳烦”的保障百姓利益的考量。直面问题,立行立改。《置劝农使安抚户口诏》提出问题,剖析百姓逃亡的原因,体现了玄宗敢于直面困难的为政之风,同时也没有回避自己作为皇帝的责任——“子育万人”却未能革除积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