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鸿宾见状,决定率部穿越国境前往苏联请求援助。听起来像“国际共运大家庭互助”,但现实冷若冰霜——苏军对戴鸿宾部队来了个“先礼后兵”:拿走他们的武器,软禁核心骨干,戴鸿宾本人被扣押了足足一年多。这一年多到底发生了什么,外界根本不清楚。被困的日子,戴鸿宾眼睁睁看着家乡沦陷、同志牺牲,北风如刀,...
等他好不容易被放出来,再回到抗联时,发现情况已经大变样了:由于日本人持续一年半的狠压,抗联的斗争那是一落千丈。时间来到1940年,戴鸿宾的队伍遭遇了日本大军的包围。在拼死突围时,戴鸿宾不见了,而且他还带走了60两黄金。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组织上始终没能找到戴鸿宾的任何消息。【3、归队】1945年8月...
关于那60两黄金的去向,至今仍是谜团。东北抗联纪念馆的档案显示,戴鸿宾1945年归队时主动交还了全部黄金。但当年亲历者私下透露:“金锭上的火漆印早磨没了,谁也不知道是不是原封未动。”这种暧昧反而成为组织重新接纳他的关键——若真私吞黄金,何必冒险回来?组织的宽容藏着现实考量。1945年的东北急需军事干部,...
在他越境后的十多天里,北满联军的政治部一把手张寿篯和抗联六军的戴鸿宾分别带队,向萝北县的鸭蛋河镇和县城肇兴镇发起了进攻。他们的目标是通过这场胜利的军事行动,为他的归国做好准备。张寿篯带队攻打鸭蛋河镇,结果没成功,只好带人撤退;戴鸿宾进攻肇兴镇时,遇到日军快速增援,损失很大,实在没办法,只能带...
党组织同时任命他为合江省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五支队司令员,主要负责剿匪工作。戴鸿宾在剿匪方面显示出了非凡的才能,他为了洗清自己的历史污点,更是不遗余力地进行剿匪。从1946年2月初开始,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他率部经过艰苦的战斗,终于消灭了东北地区的四大匪首谢文东、李华堂、张雨新、孙方友及其所属部队。剿匪...
戴鸿宾 戴鸿宾 拼音:dai hong bin 正文: 戴鸿宾,曾用名为新生。1911年生于奉天省抚顺县两半山屯,1919年全家迁至黑龙江省 汤原县靠山屯,以农为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年仅20岁的戴鸿宾毅然走上抗日救国道路。1932年1月,他 参加抗日救国会,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经过党的教育,他积...
1936年11月,戴鸿宾接任牺牲的夏云杰,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第六军军长。3 1938年2月,为了接应在苏联谈判返回的赵尚志,戴鸿宾率军攻打黑龙江萝北县,因携带的迫击炮弹大部分受潮,无法形成压制火力,导致攻坚受阻。随后从富锦县、绥滨县方向增援的日军陆续抵达,无奈之下戴鸿宾率军撤出战斗,但遭到日军的围追...
戴鸿宾同志,别名高新生,人称“戴半拉子”,1911年8月18日生于辽宁省抚顺县两半山屯。1919年迁到黑龙江省汤原县西北沟靠山村,以种地为生。1932年初在汤原县西北沟靠山村参加抗日救国会活动,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创建汤原游击队,后任小队长。
1940年5月已经回国的戴鸿宾被任命为东北抗联第3路军第12支队长,率部进入三肇开辟抗日根据地。 1940年9月11日,戴鸿宾率部攻克了丰乐镇,缴获伪币25万元和黄金60两,还镇压了伪镇长,在9月18日的时候,为纪念国耻九周年,他率部攻打肇东县,不想被日军大部队包围,损失惨重之后,戴鸿宾没有收拢队伍,却带着缴获的...
在戴鸿宾失联的一年半时间,抗联第6军军长由冯志刚代理。 而在赵尚志、戴鸿宾和祁郅中不在东北的一年多时间,抗联进入低潮,先后有几十位师长以上干部叛变,包括抗联1军政治部主任兼参谋长安光勋、1师师长程斌,5军政治部主任宋一夫、1师师长关书范,9军军长李华堂、参谋长洪喜波,8军军长谢文东、副军长滕松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