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戴祥滋七十大寿,因其长年热衷于扶危济困,众多团体和个人想为其组织盛大寿宴,戴祥滋一一致谢,并告之为抗战筹款是当务之急,祝寿俭办,要节省每一个铜板,捐给祖国抗战。生日过后,戴祥滋将准备过生日用的2000块银元,加上寿礼1880块银元,全部捐献给抗日救灾团体。 1941年4月,福清沦陷,戴祥滋坚决不为日本人做事...
戴祥滋是福建省福清市人,少年时到南洋谋生,事业有成后回到福清家乡。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共党组织计划在戴祥滋的家乡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他立即表示全力支持,并把自己为防匪患、保护自家安全的长短枪20多支、子弹1500多发全部送给中共福清县委,使游击队得以增强战斗力。戴祥滋利用自己在家乡的影响力,组织捐款、捐药和献...
戴祥滋曾在云中洋老家、福清城关和福州中洲岛兴建或购得大宅,目前只保留了云中洋村老宅。戴祥滋故居位于云中洋村岭口自然村北部山坡上,占地2143平方米,由主座、洋楼、碉楼等建筑组成。 戴祥滋故居建于1921年至1925年,为福清经典古民居之一,红砖与花岗岩的完美结合构成了故居墙面的天然美感,配以屋脊的曲线,在阳光...
近日,福建省福清市文体局组织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在福清市音西街道云中洋村发现两处革命旧址:戴祥滋的故居及戴氏宗祠。 戴祥滋故居为四合院式民居,建于民国初期,系穿斗式木构架,面阔五间,大门前有大埕,正座建有前轩廊,后院有天井和单坡顶的回廊,正厝右侧有附厝,左侧50米处设有门楼和石构三层碉楼各一座。
戴祥滋故居位于岭口自然村北部,始建于1921年后的四五年间,由主座、洋楼、碉楼等建筑组成,占地面积达2143平方米,主座是福清典型的红砖四合院式风格,与附属建筑错落有致。2009年5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戴祥滋故居被列为福清登记在册不可移动文物点。
今天推出第三期:戴祥滋故居(文物登记点) 在福清市音西街道云中洋村岭口自然村北部山坡上,深藏着几座旧居 ——这就是戴祥滋的故居及戴氏宗祠。 戴祥滋故居为四合院式民居,建于民国初期,系穿斗式木构架,面阔五间,大门前有大埕。 正座建有前轩廊,后院有天井和单坡顶的回廊,正厝右侧有附厝,左侧50米处设有门...
#上热门 “秋明说”主播林秋明,带你去看看福清云中洋的戴祥滋故居及戴氏宗祠 - 文化福清~“秋明”说(福清文化推广大使)于20230423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28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福清民间故事 #同城精选 二十世纪初,福清县可谓土匪横行。闽侯县大义乡的悍匪陈伟,其喽啰常在我县毗连之地烧杀抢掠。有一次,我县华侨戴祥滋的“祥光汇兑局”,由长乐县坑田运回一批白银,途经世无岭,竟被陈匪一网打尽。尽管祥滋家财万贯,也险些破产。 - 福清哥讲历史于
作者:戴晖 作者机构: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队 出版物刊名:福建文博 页码:69-72页 年卷期:2015年 第1期 主题词:戴祥滋故居;革命旧址;保护 摘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戴祥滋故居作为革命旧址列入福清市文物保护点。戴祥滋故居是典型的福清红砖四合院式古民居,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保护好它是我们应...
福州新闻网11月15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刘琳文/摄)由福建省文物局、福清市文体局与戴祥滋海内外后人集资,著名爱国侨领、抗日名杰戴祥滋故居昨日完成修复。昨天上午10点38分,戴祥滋云中洋故居正式挂出“福清市文物保护点”的金色牌匾,从台湾、香港、辽宁及加拿大、新西兰等地赶来的戴公第二代至第五代后人见证了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