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平三年后往东游吴门、扬州,直到嘉熙元年(1237),垂垂老矣的戴复古厌倦了40年的江湖生涯,辞别故人,被其子从镇江接回家。 其间,在端平元年,戴复古在福建邵武知府王子文的邀请下,做了一段时间的军学教授。这年冬,王子文邀严羽(诗论家、诗人,著有《沧浪...
台州历史人物篇之五戴复古:江湖诗派领袖戴复古(1167~1247),字式之,号石屏,宋黄岩南塘(今温岭市新河镇塘下)人。他是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戴复古父亲戴敏是一位“以诗自适,不肯作举子业,终穷而不悔”的诗人,他在...
——戴复古《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杯酒不在手,双鬓恐惊秋。——戴复古《水调歌头·题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楼》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戴复古《满江红·赤壁怀古》筹边独坐,岂欲登览快双眸。——戴复古《水调歌头·题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楼》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戴复古《满江红·...
辛弃疾有“稻花香里说丰年”的诗句,戴复古这里并没有明确透露出“丰年”这层意思,而是隐藏其中,可以想象,不久将会迎来大丰收。松边一石平如榻:转句诗人的视线来到了松林边,只见一块大石头,平整如榻。诗人将石头比喻成可以供人休息的榻,既写出了石头形状平整这一特点,又让人有一种忍不住坐上去或者躺上去...
戴复古,字式之,天台黄岩人,即今浙江台州人,因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樵隐,一生不仕,浪迹江湖,师从陆游,是江湖诗派的代表,晚年隐居,年约80卒,正史不载。他应该是受父亲的影响较大,他父亲便是一位“以诗自适,不肯作举子业,终穷而不悔”的诗人,而他更是继承父志并发扬光大之人,终其一生...
如今,戴复古故居已不复存在,在他曾经生活过、写作过的地方,只留下一块石屏与后人修建的石屏庙可供观瞻。诗人自号石屏,所著诗集也以石屏为名。诗人对故乡的感情深厚,可见一斑。吟诗为业 戴复古少年时期便立志写诗,很大程度上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其后人回忆起戴氏父子,曾有“东皋子以诗鸣,至子石屏益著”的...
戴复古·宋 片帆飞过洞庭来,百尺巍巍水面开。 疑泛灵槎上河汉,如从弱水到蓬莱。 钧天广乐无闻矣,袖剑仙人安在哉。 物物尽随波浪去,君山一点独崔嵬。 裘司直见访留款 戴复古·宋 清风为我拂尘襟,坐听先生说古今。 道谊欲灰伤世变,利名如海溺人深。 一言可重轻双璧,片善相资直万金。 闻道门墙不多...
戴复古〔宋代〕簦笠相随走路岐,一春不换旧征衣。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身在乱蛙声里睡,心从化蝶梦中归。乡书十寄九不达,天北天南雁自飞。只有斗笠跟着我彷徨在歧路上,一个春季了竟还穿着过冬的衣服。细雨中艰难地行走在山坳的黄泥坡道上,天黑了才去敲农家的白木板门。夜里尽管蛙声聒噪,...
戴复古一生耿介正直,不阿谀奉承,不追求功名利禄。他宁愿布衣终身,也不愿出卖灵魂以求功名。在南宋那个纸醉金迷的时代,这种品质显得尤为难能可贵。在本文戴复古的五首诗歌中,《初夏游张园》描绘了初夏时节在张园游玩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池塘、梅雨和枇杷树,展现了初夏的美丽景色和愉快的心情。《江村晚眺》通过...
戴复古·宋 天近刚风吹面寒,绣衣玉立白云间。 沧波万顷海南海,翠碧几重山外山。 自觉登临无限意,谁思富贵不如闲。 前峰若个神仙宅,指点烟霞见一斑。 李友山索诗卷汀州急递到昭武 戴复古·宋 清时无事更年丰,两地风光诗咏中。 可是山前无警报,旗铃千里递诗筒。 李季允侍郎舟中 戴复古·宋 忆昨枫桥既语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