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研究重点都放在解决多硫化物的穿梭上。为了寻找一种更加全面的解决方式,旨在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多硫化物的迁移和钠枝晶的生长,西南大学徐茂文教授、戚钰若研究员团队介绍了一种多功能多孔ZIF基膜(PZM)能够同时克服这两个问题。制备了带有贫电解质室温钠硫电池,使用PZM隔膜以及简单的S/C正极和裸露的Na负极构成,表...
目前,研究重点都放在解决多硫化物的穿梭上。为了寻找一种更加全面的解决方式,旨在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多硫化物的迁移和钠枝晶的生长,西南大学徐茂文教授、戚钰若研究员团队介绍了一种多功能多孔ZIF基膜(PZM)能够同时克服这两个问题。制备了带有贫电解质室温钠硫电池,使用PZM隔膜以及简单的S/C正极和裸露的Na负极构成,表...
戚钰若,西南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学博士,入选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和重庆市青年拔尖人才计划。目前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钠离子电池、钠硫电池、钠金属负极等方面,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多篇研究论文发表在如Nat. Commun.、Joule、Adv. Energy Mater.、Angew、Adv. Funct. Mater.、Adv....
近日,来自西南大学的徐茂文教授和戚钰若研究员,在国际知名期刊Nano Energy上发表题为“Carbon Dots Interphase Promoting Surface Defect and Localized Anion Concentration In Sodium-Ion Battery Carbon Anodes”的文章。该文章研究了无序碳的界面性质对于钠离子扩散的影响。同时说明了电极的表面性质如何影响SEI形成。 图1...
近年来,室温钠硫电池成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储能方法,虽然能实现较低的成本和高的理论能量密度,但是它的进展和商业化实施面临着许多困难。多硫化物的溶解与穿梭,以及不均匀的钠枝晶生长,这些都会导致可逆容量的快速衰减,出现明显的自放电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