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个车步骑营,装备的火器数量惊人,理论上可以对抗蒙古骑兵数万人的入犯,但是,戚继光镇守蓟镇16年间,并未与蒙古骑兵进行过大规模交战。 网络上流传的戚继光以8000人马全歼蒙古骑兵3万(或者5万)的说法,史籍中并没有记载,最早的出处是南京大学博士后郦波副教授的《抗倭英雄戚继光》。 我们梳理一下戚继光在蓟镇的...
戚继光是明朝著名的将领,他一生征战南北,巩固了明朝的边防与海防。在隆庆万历年间,戚继光驻守蓟镇前后长达十六年,期间他做了许多的工作,修筑空心敌台、修补城墙,组建车步骑营,增加火器的运用等等。戚继光在南方的抗倭斗争中,可谓是有勇有谋,成为了蜚声海内外的民族大英雄。而在当时“重文轻武”的嘉庆时期,...
十七日,后金军到达距离北京二十余里的明收马堡,同时又缴获了大量的马匹,这便是《满文老档》中有关后金军破蓟镇的全记录,整个突破过程持续了不过二十天,后金军就杀到了距离明朝首都北京二十余里处。昔日由戚继光布置的蓟镇防线竟如此脆弱,具体是什么原因呢?而袁崇焕又在干什么呢?咱们到下一篇历史文章再说。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经过考察,戚继光接连上奏《呈修各路边墙》《预定策应兵马》《添筑黑峪关重墙》《定庙谟以图安攘疏》等。特别是在隆庆二年(1568)十月,戚继光上《练兵条议疏》,再一次陈述自己的御虏方略。他深刻地分析了蓟镇边防中所存在的严重问题,指出蓟镇之兵“虽多亦少之原有七,不练之失有六...
《登坛口授》——蓟镇练兵大会。 于是,在当年(或许是次年)六月,正值酷暑时分,戚继光召集了蓟镇十一路分守将领,并命令诸将带着本部的中军官、管操书记、掌号、吹鼓手等一众“指挥所成员”,云集于蓟镇三屯镇城,召开了一次为期三天的练兵大会。 会议期间,诸路将领四周围座,戚继光居中,亲自为诸将讲解了练兵备战过...
戚继光是隆庆二年(1568 年)北上蓟镇的,所以要想了解他任职之前蓟镇的情况,须从嘉靖朝开始梳理。1、蓟镇的设立。“蓟州,秦时为无终县,隋为渔阳县,明初省渔阳入州,为蓟州(州府今蓟县县城),辖管今天津蓟县、北京平谷、河北玉田、丰润、遵化等县。后来军事重镇蓟州镇就由此而得名。”关于蓟镇的设立,明史有简单...
“以文制武”制度视野下戚继光蓟镇幕府研究 朱永涛 戚继光蓟镇幕府有19名幕宾。幕宾多与戚继光在汪道昆—“后七子”部分成员及其追随者存在广泛的人际关系网。这种以文化关系网为纽带的边疆幕府,在发挥处理公文、参谋戎务等一般功能之外,更是发挥了文...
戚继光怀柔蓟镇诗词戚继光怀柔蓟镇诗词 戚继光在怀柔蓟镇时,创作了一些诗词,其中比较著名的是《登盘山绝顶》和《部兵戍蓟》。 《登盘山绝顶》 霜角一声草木哀,云头对起石门开。 朔风边酒不成醉,落叶归鸦无数来。 但使雕戈销杀气,未妨白发老边才。 勒名峰上吾谁与,故李将军舞剑台。 在《登盘山绝顶》中,...
围绕着蓟镇防务,戚继光与张居正进行了多次交涉与沟通。张居正对戚继光的防务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和支持。戚继光与张居正围绕蓟镇防务展开的的政治互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确定官职。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确定官职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戚继光北上的目的即为解决蓟镇严峻的边患问题,从而保卫京师的安宁。所以他的官衔...
戚继光(1528~1588 年),登州人。“继光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自幼勤奋的他,父亲早逝。少年当家的经历造就了他沉稳老练的性格。17岁袭祖职,任登州卫佥事。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俺答自蓟州打到京城脚下,戚继光奉旨带领山东民兵北上戍守蓟镇,直至三十一年(1552年),共三年的时间。这三年的戍守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