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中期 龙形佩。这件玉佩很有动感,龙形佩在春秋晚期开始大量出现,在战国达到鼎盛,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玉器之一。战国中期 双夔龙形佩。战国中期 双龙形佩。战国 双龙首珩。珩,组佩上部横向的玉,是组佩的骨架。战国 螭食人纹佩。此佩由一只螭盘成圆环形,螭咬住一人腰部,并一爪抓臂,一爪抓腿,似乎...
战国晚期的玉韘虽保持了实用韘(玦)的结构特征,但近乎平直的厚度说明此时已经完全脱离实用器范畴,成为纯粹的配饰。从时代上看,楚人范增在鸿门宴上所举的,便是这样的“玦”。#百家说史# 推荐相关阅读:国家博物馆里的“战国七雄”故宫陶瓷馆:原始青瓷在战国时期就已初具规模了 国博玉器:这几件春秋战国玉佩真...
一是弗利尔艺术馆收藏战国组玉佩。这套战国组玉佩出土自洛阳金村周天子墓,由10个组件构成,其中玉管形饰6块、双联玉舞人1块、双龙首玉珩1块、龙形玉雟2块。每一个组件都是顶级雕工,精致而不失灵气、动感又不失规整,方圆有度、比例协调,体现了王道之大气,不愧为天子的玉器。以上为美国弗利尔艺术馆收藏的战...
战国玉佩汉服三璜玉佩玉璜吊坠挂件古风腰佩祥云纹半圆项链玉坠 镇平县肖雅斋珠宝首饰商行 8年 回头率: 17.4% 河南 镇平县 ¥14.25 成交49件 厂家批发老物件知了吊坠仿战国古董古玩玉器老岫玉镂空知了玉佩 镇平县玉丰源玉器批发商行 7年 回头率: 11.1% 河南 镇平县 ¥19.00 古玩战国明清高古玉老岫玉...
通过上述春秋战国图样查询,类似本文玉佩风格的图案多出现在安徽、江苏一带出土的楚墓群,同为南方潮湿坑口,这些楚墓群出土的和田玉玉件,多现鸡骨白现象,综上各种表象解析,逻辑推理为大概率为楚文化玉佩,由于玉佩纹饰结合了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的玉文化特征,故推测为公元前400年左右的玉制品,距今2600年左右,王玉的概率极大...
龙形玉佩(1对) 战国 长5.1、宽2.2厘米 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玉色青白色,局部有赭红色沁斑。扁片状,以丝锯锼磨出龙形。口微张,尾上扬,眼睛平视前方。龙身中间钻一个圆孔,其中一件孔上有条状磨痕。龙形玉佩 战国 长20.5、通高11.5、宽6.5、厚0.5厘米 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玉质...
战国组玉佩・七璜连珠 1. 特征 这件战国组玉佩由七件玉璜与红色珠串组合而成。玉璜呈浅灰色,材质温润,表面带有岁月留下的自然沁色,更显古朴。每片玉璜造型各异,却又和谐统一,其上雕刻有精美的纹饰,线条流畅婉转,或为卷曲的云纹,或为神秘的兽面纹,工艺精湛,展现出战国时期高超的玉雕技艺。玉璜之间...
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战国中山国1号墓出土 青玉质,灰绿色,半透明。龙体曲回首,作奔驰状,上吻上卷与背部相连接,下唇内勾,前伸一足,后部无其他雕饰。中有系孔。龙身刻阴线,装饰长节片纹。 龙形黄玉佩 长7厘米,宽3.3厘米 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战国中山国1号墓出土 ...
S形玉龙流行于战国,型大都呈龙首蛇身,无爪居多;至汉则演变为四足龙形。从造型上区分,大致分为独体玉龙和双首玉龙。形状有璜形,玦形,螺旋形,S形,W形及有翼龙形。本文所叙此件为s形龙佩。龙佩为和田青白玉以阴刻与镂雕方式琢就,玉工有意与随意中将变体云纹与谷纹、涡纹相杂,杂而不乱,疏而密...
战国.商王村玉组佩——商王村玉组佩出土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商王村 1号墓,现收藏于淄博市博物馆。玉组佩由八件各式玉器组成,不仅呈现了浪漫主义艺术造型和风尚,也将镂空、减地、微雕等技艺体现得淋漓尽致,具有典型的战国晚期楚式玉器风格。战国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