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估计全国总人口2000万。 ·西汉:公元2年,汉平帝元始2年,全国有户1223万,总人口5959.4978万。汉书-地理志下 ·东汉:公元57年,汉光武帝建武中元2年,全国有户427.9634万,总人口2100万。续汉书-郡国志五 ·魏:公元263年,魏元帝景元4年,全国有户66.3423万,总人口443。2881万。晋书-地理...
【题目】中国古代部分朝代人口数据表公元前220年(战国末年)估计2000万人2年(西汉元始二年)5959万人。220-265年(三国时期)767万人(魏、蜀、吴人口相加)。280年(晋太康元年)1616万人。581-600年(隋开皇年间)约4450万人。740年(唐开元二十八年)4844万人。755年(唐玄宗天宝14年)全国有户891.4709万,总人口5291.9万。
据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周王直接统治的天子之地(王畿)仅有二百余里,仅为七个县人口三万而已,而据估计,战国末年中国人口大约两千万人。这一事实反映了 A. 分封制已遭到破坏 B. 等级秩序被打破 C. 新的社会制度确立 D. 周王室日渐衰微 相关知识点: ...
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古代人口的发展出现了周期性的曲折变化但总体上是不断向上发展的人口总数是不断增多的出现这些变化与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特别是当时的政治状况和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一般在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发达的时候特别是统治者实行了比较好的政策的时候人口就会上
公元前220年(战国末年) 估计2000万人 。 2年(西汉元始二年) 5959万人。 220—265年(三国时期) 767万人(魏、蜀、吴人口相加)。 280年(晋太康元年) 1616万人。 581—600年(隋开皇年间) 约4450万人 。 740年(唐开元二十八年) 4844万人 。 755年(唐玄宗天宝14年) ...
2. 战国时期,虽然战争频繁,但北方人口南迁的情况并不明显。战国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各国之间的争斗和兼并,而非大规模的人口流动。3. 西汉末年,尽管存在王莽之乱等动荡事件,但并没有证据表明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这一时期的政治动荡主要局限于中原地区。4. 东晋末年,确实发生了大规模的北方人口南迁。
据有关学者研究,中国古代人口的发展经历了14个发展波段,其中第三个波段是战国后期至秦汉之交,人口约损耗一半;第五个波段是东汉末年至三国之初,减幅高达65%;第九个波段是唐末和五代十国,减幅达三成。导致古代人口数量在这几个阶段发生周期性波动的原因主要是 A.周期性的改朝换代斗争 B.经济发展的日益缓慢 C....
A. 战国末年 B. 秦朝末年 C. 西晋末年 D. 西汉末年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C 本题考查人口的大量南迁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东汉末年以来,我国人口开始南迁。西晋后期,由于统治腐朽,出现了“八王之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人民饱受痛苦,西晋从此衰落。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逃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