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正确处理战争与和平的关系,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死存亡,那么,在实际工作中正确把握这一问题对我国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有着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1. 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革命是在...
回顾战争与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剖析当代战争与和平的现状成因,展望未来战争与和平的趋势前景,对于我们抓住历史机遇,着眼于遏制战争、维护和平,立足于打赢战争、保卫和平,制定正确的政策和策略,争取到一个较长时间的国际和平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
1999年发生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捍然袭击我驻南斯拉夫使馆后,作者即着手写作此文,定稿于2000年5月1日,共7万多字,收录于社科文献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的作者的《战争、和平与社会主义》集子的第一篇。 三、 战争可以制止 和平可以争取 这里所说的和平主要是指与局部战争、有限战争不同的,与各国家联盟之间运用武装暴力...
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也一再告诉我们,正确处理了这一问题,就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经济建设的发展;这一方面出现重大的失误,社会主义制度和经济建设则必然遭受重大挫折,甚至归于失败。 在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处理上,社会主义有过悲惨、痛苦和深刻、沉重的教训。 社会主义理论一进入实践,便遇到能否正确处理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生死...
从本质上看,帝国主义的这些特征非但没有减弱,而且呈更加凸现的趋势;社会主义运动虽然遭受极大的挫折,但是社会主义理论、运动和制度正在总结沉痛而丰富的教训经验中恢复、提高和发展。 战争、和平与社会主义(之五):关于几个问题的刍议 李慎明 编者按: 当今世界局势如白云苍狗,诡异多变;中美之间会不会爆发战争,广大国人更...
经过几年包括战争相加的生与死的较量,社会主义苏维埃逐步站稳了脚跟,帝国主义才被迫接受与苏维埃国家“共处”。但这种共处一直是不稳定的。鉴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处在严重的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之中,社会主义国家和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力量对比有利于帝国主义,列宁又同时认为由暂时的相对均势状态而形成的和平共处极不稳固,很...
事实证明,列宁的预见在战后革命浪潮中得到了印证。十月革命的设计者们从国际主义的视角审视革命,他们深知俄国革命是世界革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认识到,通过革命反对战争是无产阶级对抗帝国主义战争最有效的手段,这种和平策略旨在推动全球范围内的社会变革和进步。
社会党人对战争的态度 社会党人一向斥责各民族之间的战争,认为这是一种野蛮的和残暴的行为。但是我们对战争的态度,同资产阶级和平主义者(和平的拥护者和鼓吹者)和无政府主义者有原则的区别。我们跟资产阶级和平主义者不同,我们懂得战争和国内阶级斗争有必然的联系,懂得不消灭阶级,不建立社会主义就不能消灭战争,再就...
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对时代主题的再认识 战争与革命和平与发展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代特征苏联模式资本主义提出和平与发展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对... 何方 - 《国际展望》 被引量: 5发表: 200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