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这句话是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面写的,是用来说明自己遭到了宫刑这样的奇耻大辱而不死的原因,也就是说他遭辱之后依然活下来是为了能成就一番事业,让自己不至于死得轻于鸿毛 分析总结。 这句话是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面写的是用来说明自己遭到了宫刑这样的奇耻大辱而不死的原因也就是说他遭辱之后依然活...
1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求解是谁写的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 唐太宗 司马迁 考查知识点:背景资料 思路分析与延伸: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
(1)据“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可知,这是司马迁的话. (2)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故答案为: (1)司马迁. (2)《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于《史记》。《史记》的作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 (2)小问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记》的作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写的,出自其所著的《报任安书》。意思是: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却比鸿毛还轻。司马迁用“泰山”和“鸿毛”两个极端来比喻死的不同价值,强调了人的生死观应...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写的,完整句子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他写的《报任安书》。在这篇文章中,司马迁讲述了自己在遭受宫刑前后内心的痛苦,提出了个人的生死观,表现了他为实现可贵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精神。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谁写的? 词句是司马迁所写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名言出自于司马迁写给其身处狱中的友人的回信中,题为《报任安书》,又因为任安表字为少卿,因此又称为《报任少卿书》。 这句话的含义是:人都会走向死亡,有的人死亡的意义比泰山还重而有的人死亡的意义却比鸿毛还...
材料: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这句话是谁说的?他生活在什么时代?他写了什么书? (2)该书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记述了什么时期的史事? (3)该作品在文学史上有什么特点?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1)这句话是司马迁说的,他生活在汉武帝时代,他写了《史记》 (2)该书是我国第一...
【题目】“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① 这是谁说的一句话?②他生活在什么时期?他写过什么重要的历史著作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解析】①据所学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名言② 司马迁生活在西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他写的《史记》我国历史...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司马迁《史记》中《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大意是: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正义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为自私自利、损人利已而死就比鸿毛还轻.结果一 题目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这句话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