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喜者”表明了作者在戒坛山远离尘世繁杂的境界是,感受到了赏月的欣喜之情。 【点睛】 参考译文: 戒坛山在西山的偏僻之处。入山走二十多里,才看见山门。有高高的阁楼,可以望见百里之外。浑河像一条亮晶晶的带子,在崇山峻岭之间穿过。阁楼后面有一条长廊放置在岩石上。走出长廊向右行几百步,就到达戒坛。
I ]巩固训练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6分)阅读量:170字建议用时:12分钟答案见答案册:P29四步读文法戒坛山第一步 借助【注释】 ,概览全戒坛山,
戒坛山一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 若欲译“戒坛山”为文言文,实则无需繁复之转换,因“戒坛山”之名已蕴含古朴之意。然若欲以文言风格述之,或可曰:“戒坛之山”。此译法保留了原名之精髓,且添些许文言韵味。未知君意如何?或有他求乎?
戒坛山一 戒坛山,西山幽邃处。入山二十馀里,始见山门。有高阁,可望百里。浑河一带,晶晶槛弇间。阁后有轩,庋岩上。出轩右行数百步,乃达戒坛。坛在殿内,弇石为之,坛周回皆列戒神。阁前古松四株,翠枝穿结,覆盖一院。月写虬影,几乎隙地。最可喜者,松枝粗於屋柱,去地丈许。游人持...
袁道中戒坛山原文及翻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呀_么大鸭梨 初级粉丝 1 送TA礼物 1楼2023-06-24 09:48回复 一只柚子兽 初级粉丝 1 西山幽邃处,入山二十馀里,始见山门,有高阁,可望百里浑河一带,晶晶槛弇间阁后有轩,庋岩上。 2楼2023-07-02 09:05 回复 ...
巩固训练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6分)阅读量:170字建议用时:12分钟答案见答案册:P29四步读文法戒坛山第一步 借助【注释】 .概览全戒坛山,西山幽邃处,入山二十余里,始 见山门 有高阁,文,圈重点字词可望百里。 阁后有轩,废 ”岩上。 出轩右行数百步,乃达戒坛第二步 回顾教材,理解词义坛在殿...
戒坛在半山上,山门是向东的。一进去就觉得平旷;南面只有一道低低的砖栏,下边是一片平原,平原尽处才是山,与众山屏蔽的潭柘气象便不同。进二门,更觉得空阔疏朗,仰看正殿前的平台,仿佛汪洋千顷。这平台东西很长,是戒坛最胜处,眼界最宽,教人想起“振衣千仞冈”的诗句。三株名松都在这里。“卧龙松”与“抱塔松...
宝志即民间传说中济公和尚的原型。明神宗敕赐大藏经及“护国圣化隆昌寺”的名称,于是改称隆昌寺。清康熙乾隆曾多次驾幸宝华山隆昌寺,足见其在佛教界的地位和影响。 隆昌寺,是佛教律宗祖庭,有“律宗第一名山”之称。寺内戒台只有有放戒资格的寺院才能拥有。用通俗的方法来理解就是给佛教中的最高...
答案: “山头戒坛路”出自: 唐代 灵一的 《栖霞山夜坐》,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shān tóu jiè tán lù ,诗句平仄: 平平仄平仄 。 问题2:“山头戒坛路”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山头戒坛路”已经是第一句了。 问题3:“山头戒坛路”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山头戒坛路”的...
碧山寺拥有五台山唯一的一座“戒坛”。北魏孝文帝时,最早弘扬律宗的法聪曾于这里开讲《四分律》,后来这里一直是传戒的地方。碧山寺的戒坛殿独具特色,是寺内的重要建筑之一。殿门上方悬挂着 “护国戒坛” 的木匾,庄重肃穆。戒坛始建于北孝文帝时,但现存戒坛为明代遗物。戒坛位于碧山寺的第三进大殿戒坛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