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员的类型也更加丰富,包括了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等。前不久,中国空间站空间科学与应用项目申报系统正式开通,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桂海潮在太空发出了一起到“天宫”做科学实验的邀请。未来,航天员选拔将更加开放。火箭朝着更可靠、更安全、更智能的...
2月26日,航天科技集团发布《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显示,2024年中国航天全年预计实施100次左右发射任务,有望创造新的纪录,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将迎来首次发射任务,多个卫星星座将加速组网建设。在这100次左右发射任务中,航天科技集团计划安排近70次,将发射290余个航...
1月17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024年第一次发射任务,最强“天空快递”天舟七号货运飞船满载春节大礼包,为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送去补给物资和新春祝福。这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后的第4次发射任务。天舟货运飞船在入轨之后首次采用了3小时快速交会对接这种全新方案。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已成为世界...
开创中国航天遥感事业先河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 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1992年9月21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 并确立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 中国航天进入新纪元 “北斗”指路 北斗工程自1994年启动 2000年完成北斗一号系统建设 2012年完成北斗二号系统建设 ...
央视网消息:2023年,中国航天交出了亮眼“成绩单”。2024年,中国航天首次发射圆满成功,1月5日,中国成功发射天目一号气象星座15-18星。2024年,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的中国空间站将迎来新的“访客”,嫦娥六号将首次把月球背面的土壤带回地球,商业航天有望延续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国航天将迭代创新延续精彩。2024年...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如此坚如磐石的群众基础,是中国载人航天屡创奇迹的坚强靠山和力量之源。飞船总装车间 ——薪火相传的接力赛跑。2013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向安葬在东风革命烈士陵园的聂荣臻元帅和为我国航天事业献身的英烈敬献花篮,向共和国的功臣们表示敬意,并勉励航天人,要...
2023年中国航天发展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商业航天保持迅猛发展势头,民营航天异军突起。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15日,中国航天在本年度已进行了17次与商业航天有关的宇航发射活动,担纲的主角既有商业运载火箭,也有各类商业卫星。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今年大放异彩,飞天次数从之前的3年4次,大幅增加至1年至少7次,其中还...
中国航天史是从1956年二月份开始的,当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1956年四月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了中国的航空和 火箭事业 。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航空工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创业的开始。中国航天发展 四大里程碑 (1)...
我国航天行业主要生产制造主体为“国家队”,航天事业对于产业链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早在2013年,曾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的马兴瑞曾公开表示,航天科技对技术的推动和经济增长的带动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发射一颗卫星不仅仅带来卫星研制和发射服务的价值,还包括运营服务和地面维护服务,这一完整的产业链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