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过厅) 注释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谥为忠武侯,后人尊称为武侯。 说明今人郭沫若书。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一番晤对古今情(过厅) 注释三顾:建安十二年(207),刘备曾三次专程去湖北襄阳隆中,登门求见诸葛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载,诸葛亮《出师表》说先主“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武侯祠(此专指祭祀诸葛亮之祠),最早史料见于杜甫上元元年(760)踏访武侯祠时所作《蜀相》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宫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时,武侯祠内已古柏森森,由此上推其始建年代约在南北朝,上限晚于齐高帝(...
成都武侯祠匾额对联注释(2)成都武侯祠匾额对联注释(2) 说明 诸葛公本在读书耕田,为感激刘备“三顾”知遇之恩替他奔走,以规划三分天下开始,到六出祁山病终;统一天下是古今一大难事,他却鞠躬尽瘁,至死不懈,遗恨的是未能成功,只留下记载他功名的前后《出师表》。如今世上又出现陈强、古冶子,更可笑还有曹丕、曹植...
武侯祠(此专指祭祀诸葛亮之祠),最早史料见于杜甫上元元年(760)踏访武侯祠时所作《蜀相》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宫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时,武侯祠内已古柏森森,由此上推其始建年代约在南北朝,上限晚于齐高帝(...
成都武侯祠匾额对联注释 唯德与贤,可以服人,三顾频烦天下计; 如鱼得水,昭兹来许,一体君臣祭祀同。 (二门) 注释 昭兹来许:语出《诗?大雅?下武篇》“昭兹来许,绳其祖武”。昭,明也;兹,此也;来,指后世;许,进也。 说明 只有用德与贤,方可使人心悦诚服;刘备真诚地三顾茅庐,就是以其德和贤,求得了...
成都武侯祠匾额对联注释 来源: 对联故事 编辑: 查字典 成都武侯祠由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三义庙等部分组成,占地约80亩(53000平方米)。是全国唯一的纪念蜀汉皇帝刘备、丞相诸葛亮等君臣合祀的祠堂。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成立成都武侯祠文管所,1984年成立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1、成都武侯祠匾额对联注释成都武侯祠由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 三义庙等部分组 成,占地约 80 亩 (53000 平方米 )。是全国唯一的纪念蜀汉皇 帝刘备、 丞相诸葛亮等君臣合祀的祠堂。 1961 年国务院公布 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4 年成立成都武侯祠文 管所,1984 年成立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惠陵、...
武侯祠(此专指祭祀诸葛亮之祠),最早史料见于杜甫上元元年(760)踏访武侯祠时所作《蜀相》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宫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时,武侯祠内已古柏森森,由此上推其始建年代约在南北朝,上限晚于齐高帝(...
成都武侯祠匾额对联注释 成都武侯祠由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三义庙等部分组成,占地 约80亩(53000平方米)。是全国唯一的纪念蜀汉皇帝刘备、丞相诸 葛亮等君臣合祀的祠堂。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1974年成立成都武侯祠文管所,1984年成立成都武侯祠博物 ...
三义庙,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原在成都提督街,1998年迁入武侯祠,2000年元旦对外开放。 三义庙 (三义庙拜殿) 说明 纪念桃园结义的三义士之庙。撰书者不详。 在三在,亡三亡,而今享祀犹同伴; 合义合,战义战,自昔铭?敕艘烊恕? (三义庙拜殿) 注释 在:活着,在世。亡:亡故。合:聚合;聚义。匪: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