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矿流体是指在成矿过程中对矿石形成起到关键作用的流体,包括水、气、液等。详细描述 成矿流体是地质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在成矿过程中对矿石形成起到关键作用的流体。这些流体可以是水、气或液态形式,它们在地球的深部形成,并通过各种方式如断裂、火山活动等途径上升到地表或近地表。总结词 成矿流体...
成矿流体即在应力作用下能发生流动或变形,并与周围介质处于相对平衡条件下的物质 1.地幔流体:接来自于上地幔中的原生流体,未经过岩浆熔体阶段。前提是有深断裂作为通道。据高温高压实验推测,地幔中含有大量金属元素。地幔排气作用将成矿元素搬运到地表。 2.岩浆热液:由岩浆熔融体在其演化过程中分异形成的,以水为主...
当岩浆冷却结晶时,挥发组分在残余熔体中富集形成超临界流体,其盐度可达40wt%NaCl以上。菲律宾吕宋岛斑岩铜矿床的流体包裹体显示均一温度集中在350-450℃范围,证实岩浆流体的高温属性。 热液流体根据来源可分为岩浆热液、变质热液和地热水三类。美国卡林型金矿的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盐度低于10wt%,温度150-250℃。
然而,大多数脉状金矿床常发育与金矿化相关的矿石和脉石矿物(如黄铁矿和石英),这些矿物可能保留了它们从中沉淀出来的成矿流体的成分和同位素变化。从单个矿物世代中获取的这些信息,可能为成矿流体的来源和历史提供重要见解,从而深化我们对金...
基本方法:流体包裹体分析、同位素分析、地球化学模拟、实验研究、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研究。意义:揭示成矿物质来源与迁移机制、明确成矿条件与过程、指导找矿勘探。 1. **基本方法**: - **流体包裹体分析**:通过显微镜观察和测定成矿流体中的包裹体成分、温度和压力,直接反映成矿时的物理化学条件。 - **同位素分析...
岩浆与金属成矿关系最为密切,岩浆热液的成矿效率最高。 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是地球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在受克拉克值约束的地壳中,导致元素迁移的介质流体主要有两种:一是以SiO 2硅氧四面体为主体的高温岩浆熔体,二是以H 2O为主体的气水热液流体。主要来自岩浆的岩浆热液矿床的形成涉及地壳和下伏地幔中不同深度的不...
基于前人研究,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翟新伟副教授团队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类型、围岩蚀变特征及矿化分期现象进行详细观察,对花牛山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和S、C、O同位素进行研究,探讨成矿压力及深度、成矿流体性质及成矿物质来源,以期揭...
广义的岩浆热液是指所有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热液,包括由岩浆液态不混溶作用分异出来的热液和岩浆在结晶分异作用过程中分异出来的热液,也包括一些与岩浆达到同位素平衡的围岩中的热流体。研究表明,岩浆热液是一种以水为主体,富含多种挥发分和成矿元素的热流体与岩浆热液有关的成矿作用,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一些热液矿床...
1、低密度流体:密度小于1.5克/厘米?的流体,通常是含气态成分较多的流体,例如二氧化碳富集的流体。2、中密度流体:密度在1.5克/厘米?至2.5克/厘米?之间的流体,通常包含较多的溶解物质和悬浮物质,例如地下水中的溶解物质和悬浮颗粒。3、高密度流体:密度大于2.5克/厘米?的流体,通常是由深部...
流体是指在应力作用下发生流动,并且与周围介质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下的物体。从地质研究角度,特别是成矿作用的角度来看,水、热液和岩浆等是主要研究对象,成矿作用主要涉及气态、液态和超临界态的流体物质。成矿流体包括硅酸盐+成矿金属组分(M)、水+溶解的所有盐类+M、水+二氧化碳+M和水+有机质+M4类。成矿流体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