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祖是庙号,庙号用“成”,意思是明君贤主。庙号用字中,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号,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另外,哲宗、兴宗等都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业不足,德宗、宁宗过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
另一方面来说,成祖虽然是“祖”字庙号,但颇有些不伦不类的意思,比不上含金量最高的太祖庙号,也是不如高祖和世祖庙号,可以说是嘉靖帝“创造”出的一个“祖”字庙号。相对来说,成祖这个庙号的含金量,甚至还不如太宗这个庙号。所以综合来说,朱棣肯定愿意当明太宗,而不是明成祖,太宗这个庙号含金量更高,而...
杨坚去世后庙号高祖 (文帝) , 杨广死后庙号世祖 (明帝) , 但由于唐人认为杨广不符合明帝的称号, 所以不但剥夺了他明帝的谥号, 还剥夺了他世祖的庙号, 改称为隋炀帝。隋朝两位恭帝杨侑、杨侗分别为李渊和王世充所立, 死后也仅有谥号而无庙号。0总之, “一祖多宗”制度的不完善和“先祖后宗”制度的不严谨, ...
『祖』为开创,『宗』为守成,只有重大开创意义的人才能被称为『祖』,因此一般开国皇帝都是『祖』,比如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等等,单纯从庙号的价值上来讲,明成祖的含金量是大于明太宗的,毕竟祖比宗要大,但是,对于朱棣个人而言,成祖是远不如太宗的。第一,朱棣不适合称『祖』。在朱棣修改后的《明太祖...
却把父亲抬入太庙,这就是违制,是不地道的做法。图片:抬入太庙资料截图 那么这和嘉靖帝改朱棣庙号有什么关系呢?因为在嘉靖帝看来,朱棣靖难之后由藩王做皇帝,就是小宗成大宗的源头,把这位祖宗的庙号由“宗”变成“祖”,自己的做法不也合情合理吗?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周朝确立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为给予盖棺定论的...
成、显、毅都是平谥,没什么思考价值。宣宗是褒义的庙号,文宗则是明褒实贬,暗示其武功不振。穆宗...
所以嘉庆才给他上的高宗庙号。也是功过参半。北周高宗宇文赟,为人荒淫无道。他在位期间滥杀亲族忠良,所以这个庙号到他这里就成了他为人歹毒的代称。(唐高宗和北魏高宗文成帝是个例外,其实他应该是世宗才对)汉朝的高宗汉元帝昏聩不堪,是其父汉宣帝预言的灵验的实际证明,南齐的高宗齐明帝上台除了大杀...
明朝皇位传承从朱标一脉转到了燕王朱棣一脉。为了体现朱棣登基的“合法性”,朱棣的庙号就成了唐朝开始帝国第二位皇帝的固定庙号——太宗。“太宗”这一谥号的言外之意是:由于朝廷不承认建文帝的合法性,朱棣就是继承朱元璋帝位的第二代合法接班人。和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光义的地位完全相同。上图_ 朱允炆(...
按照明朝“九庙”的制度,由于当时太庙里已经放满了9块牌位,于是朱厚熜将只当了一年皇帝的明仁宗朱高炽给移出了太庙,又将朱棣的庙号从“明太宗”直接“升级”为明成祖(毕竟都是藩王上位的,当然朱棣从宗法角度是“不合法”的)。相比于这后世的这两起典型事件,曹叡的操作既避免了后世的子孙给自己起上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