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通过对咸阳成任墓地出土两件金铜佛像的观察,我们认为立像明显具有贵霜时期的犍陀罗、贵霜时期的秣菟罗和笈多时期的秣菟罗三种风格。其中犍陀罗风格主要表现在衣纹上——贴身紧密的通肩大衣;贵霜时期秣菟罗风格主要表现在磨光肉髻和无白毫上;其手印比较独特,当在犍陀罗艺术中较晚出现。其体现的最晚的时代因素...
中新网西安12月9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9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咸阳成任墓地出土中国最早金铜佛像,这两尊金铜佛像为东汉晚期遗物,对于佛教文化的传入及中国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成任墓地东汉家族墓正射影像图。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2021年5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市成任村东南发掘了一...
2尊金铜佛像出土于主墓室西北角的地面上。 △成任墓地M3015出土的金铜铜释迦牟尼立像 △成任墓地M3015出土的金铜铜释迦牟尼立像(背面) △成任墓地M3015出土的金铜五尊佛像 一件为释迦牟尼立像,小肉髻,顶部较平,身穿通肩袈裟,衣纹从左肩向右肩呈放射状分布,衣纹波谷在右胸和右臂之间。左手屈肘上举,持袈裟一...
综上,通过对咸阳成任墓地出土两件金铜佛像的观察,我们认为立像明显具有贵霜时期的犍陀罗、贵霜时期的秣菟罗和笈多时期的秣菟罗三种风格。其中犍陀罗风格主要表现在衣纹上——贴身紧密的通肩大衣;贵霜时期秣菟罗风格主要表现在磨光肉髻和无白毫上;其手印比较独特,当在犍陀罗艺术中较晚出现。其体现的最晚的时代因素...
图1 咸阳洪渎原成任墓地出土金铜佛像 a金铜立像 (一)立佛的衣纹 咸阳成任村M3015出土的金铜立佛像(以下简称咸阳铜立佛像)身着通肩式圆领佛衣,衣纹凸起较高,质感厚重。就衣纹这一特征,表现出强烈的犍陀罗风格。但是,犍陀罗式佛衣风格流行的时代较长,大致从2世纪起一直流行至6、7世纪。(图2a)甚至晚至8世...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洪渎原成任墓地发掘了一处东汉晚期家族墓地,出土了两尊金铜佛像,它们是目前国内考古出土的时代最早的可独立供养的金铜佛像。 通过对其形制特征、制作工艺和金属成分进行分析、检测,初步认定系本土制作的具有犍陀罗风格和马图拉风格的金铜佛像。这两尊金铜佛像的出土,对于佛教及佛教造像艺术的传入...
图1 咸阳洪渎原成任墓地出土金铜佛像a金铜立像(一)立佛的衣纹咸阳成任村M3015出土的金铜立佛像(以下简称咸阳铜立佛像)身着通肩式圆领佛衣,衣纹凸起较高,质感厚重。就衣纹这一特征,表现出强烈的犍陀罗风格。但是,犍陀罗式佛衣风格流行的时代较长,大致从2世纪起一直流行至6、7世纪。(图2a)甚至晚至8世纪的...
图1 咸阳洪渎原成任墓地出土金铜佛像 a金铜立像 (一)立佛的衣纹 咸阳成任村M3015出土的金铜立佛像(以下简称咸阳铜立佛像)身着通肩式圆领佛衣,衣纹凸起较高,质感厚重。就衣纹这一特征,表现出强烈的犍陀罗风格。但是,犍陀罗式佛衣风格流行的时代较长,大致从2世纪起一直流行至6、7世纪。(图2a)甚至晚至8世...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洪渎原成任墓地发掘了一处东汉晚期家族墓地,出土了两尊金铜佛像,它们是目前国内考古出土的时代最早的可独立供养的金铜佛像。 通过对其形制特征、制作工艺和金属成分进行分析、检测,初步认定系本土制作的具有犍陀罗风格和马图拉风格的金铜佛像。这两尊金铜佛像的出土,对于佛教及佛教造像艺术的传入...
西部网讯(记者 敬泽昊)12月9日,陕西省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咸阳成任墓地最新考古成果。2021年5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北杜街道成任村东南发掘了一处东汉家族墓地,其中在编号为M3015的墓室内出土了两尊东汉晚期金铜佛像,经专家判定系中国现存最早的金铜制佛像,其上具备的浓郁犍陀罗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