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成人型)多囊肾(ADPKD,potterⅢ型),又称成人型多囊肾,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病发生率约1/1000。 一、畸形特征 本病的主要病理特征是肾单位的囊状扩张及肾增大。临床上多在成年期才表现出临床症状,开始出现症状的平均年龄约为40岁,主要表现为高血压和肾衰竭。但本病亦可在小儿甚至胎儿...
成人型多囊肾病通常情况下可以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静脉输液等方式治疗,需要根据病症采取针对性治疗。 1、一般治疗:平时要多注意日常的饮食,要选择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可以预防病情逐渐发展。 2、药物治疗:患者出现多囊肾病可以遵医嘱用卡托普利片、缬沙坦片等降压药治疗。 3、静脉输液:如果病症比较严重,需要...
成人型多囊肾病又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是最常见的一种遗传性肾脏疾病,其发病率为1/400~1/1000。成人型多囊肾病,主要的致病基因有两个,包括PKD1和PKD2,分别约占致病的85%和15%,该病代代发病,子代的患病率为50%,患者多在成年后出现双侧肾脏的囊肿,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损害肾脏的结构和功能,成人...
(3)α- 珠蛋白基因在人的 16 号染色体上,如果成人型多囊肾病基因与α - 珠蛋白基因高度连锁,则成人型多囊肾病基因也在 16 号染色体上,据图 2α- 珠蛋白 -3′HVR 探针的电泳结果可知,α - 珠蛋白基因和成人型多囊肾病基因都在 7.0kbp 片段,说明成人型多囊肾病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上距离α—珠蛋白基因比较...
[单选] 成人型多囊肾是()。A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 . 性染色体显性遗传D . 性染色体隐性遗传E . 属非遗传性疾病
成人型多囊肾,又称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是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之一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诱因之一,发病率为1/400~1/1000,由于其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故既往又称之为“成人型多囊肾病”。 ADPKD的发病机制>> ADPKD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主要是由于PKD1基因突变或/和PKD2基因突变所致...
多囊肾没有什么太好的治疗方法,最主要的是要保护肾功能,患者应该少吃一些盐,同时吃一些优质的蛋白质...
回答:成人型多囊性肾脏病是一种家族性显性遗传病,全名叫成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是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常见病之一。 多囊肾的囊肿可以随着时间而“生”,当囊肿生长到一定阶段,囊与肾连接的细小通路因组织增生而堵塞,囊肿内液体无法排除逐步增大。囊肿压迫肾组织,导致小管萎缩硬化,小球消失,肾功能受损...
【题目】成人型多囊肾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一般在35岁以后逐渐发病,a-珠蛋白-3HVR探针是该病早期诊断的常用方法。研究人员利用a-珠蛋白-3'HVR探针及电泳等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