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1 戊戌变法史料 甲午战争后,康有为等维新派主张开议院。 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又认为“民智未开” ,开议院为时过早。 1898年,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 ,“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 ,甚至“酌定宪法” ;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
中日甲午战争后发起的“戊戌变法”运动,提出的口号包括( )。 A. 伸民权 B. 争民主 C. 开议院 D. 立宪法
下列最能体现戊戌变法的人的本质要求的是 1准许官民上书言事2开国会,设议院,定宪法3建立新式军队 4创办新式学校,促进思想启蒙 选二
变法法令的意义 戊戌变法的内容及意义 戊戌变法的局限性 没有涉及设……【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因变法而引发的慈禧与光绪间的权力之争,是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帝后之争是理解戊戌变法无法忽视甚至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个视角。 戊戌变法的意义与影响: 1)以爱国救亡为主题,表现出中国传统士大夫强烈的忧患意识与爱国情操。 2)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主张,顺应社会历史发展潮流,...
AC 答案:AC 解释: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为推动改革,确实创办了报刊、组织了学会、开设了学堂,并提倡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而B项“提倡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D项“提倡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是辛亥革命的主张,因此BD两项错误。反馈
1在1898年的戊戌变法运动中,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明确提出了( ) A. 立宪法 B. 开议院 C. 倡民权 D. 限制封建君主的权利 E. 实行君主立宪 21.尽管维新运动主张君主立宪制,但它批判封建专制和君权神授的理论,提倡民权,使人们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观念的熏陶下,突破君主立宪制的限制而继续前进,走上推翻专制统治...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是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英《虎门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中美《望厦条约》 1858年《天津条约》 1860年《北京条约》 1895年《马关条约》 1898年《戊戌变法》 1901年《辛丑条约》正式成为半殖半封的标志。 官督商办的企业性质还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洋务运动前期自强(军用...
他是光绪壬午举人,面对列强欺凌中华,他痛心疾首,遍游沿海各商埠,"留心天下利病"主张向西方学习以自强。以《庸书》百篇,结合国情,探讨中华可行的富强之路。以《续富国策》,主张例行西法,设立议院,兴办学校,开设报馆,振兴商务……他与康有为,梁启超同为戊戌变法巨子。他就是清未维新政治家,维新派思想家,江西省瑞...
(3)内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批判___,提出了开国会、设议院、实行___的主张。(4)特点:将西方启蒙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并利用___思想来宣传___。(5)影响: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___。 答案民族资本主义民族危机 洋务运动 康有为 谭嗣同 君主...